茶的基本知识大全和功效范例(12篇)安博电竞
安博电竞东至县现有茶园面积0.67万hm2,可采面积0.62万hm2,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家,示范合作社15家,“天鹅云尖”茶、“香山云尖”茶、“玉露银峰”茶、“跑马冈”茶、“老屋王尖”茶@省级著名商标、安徽省名牌产品,“东至云尖”获国家地理标志,“剑兰春”茶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6年全县茶叶总产量2300t,产值1.72亿,红茶1180t,产值0.62亿,绿茶1120t,产值1.1亿。近年来,随着国内红茶市场的兴起,东至县红茶产量也呈现增长的趋势,红茶生产略有回升。
2.1种茶历史悠久东至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红茶制作可追溯到清光绪元年(1875年),黟县人余干臣由福建罢官回籍,鉴于当时红茶畅销利丰,便在当时的至德县尧渡街设立茶庄试制红茶并获成功,1876年在祁门县历口开设子庄,翌年设红茶庄于闪里,虽产不多,但获利颇丰,这便是祁门红茶的起源。
2.2自然条件优越东至县境内葛公、洋湖、花园、管港、木塔、泥溪、昭潭龙泉等山区乡镇属黄山余脉,山高林密,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适宜于茶树的生长和优良品质的形成;境内山区茶园绝大部分仍然是祁门槠叶种,适宜红茶生产。
2.3红茶生产制作技术储备充足东至县是传统的红茶产区,连续多年年产红茶300万kg,远销海内外,并获得好评,经过长期的生产加工经验的积累,较系统的完善和发展红茶生产加工技术,红茶制作工艺也有一定的完善。现境内有红茶精制厂10余家,初制加工厂几十家,规上工业企业1家。
2.4茶叶品牌世界闻名发源于东至县的“祁红”世界闻名,与印度的大吉岭红茶及斯里兰卡乌发红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近年来,祁门红茶不仅在国外市场竞争力逐步提高,在国内市场也大受欢迎。
2.5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种类多样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市场红茶消费的兴起,特别是对高档红茶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东至县红茶生产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高档红茶市场前景广阔。
3.1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缺乏领军企业目前全县从事红茶生产加工的企业目前的生产加工的量都较少,绝大部分企业每年只能加工几百上千担担茶叶,上万担的微乎其微,只有一家市级农业产业化业,且各自用自己的品牌,红茶出口也只能依托外县,原来有自营出口能力、有50多年精制历史的红茶企业东至县茶厂由于大环境的原因,在上一轮茶叶行业不景气、茶企自身负担过重的处境中破产。现有企业量小、品牌效益弱,面对全县0.67万hm2的茶叶生产能力力不从心,缺乏领军作用。
3.2品牌匮乏,品牌效应弱东至县虽有“祁红”这个著名茶叶品牌,但它是一个区域公用品牌,包括祁门、黟县、东至、石台、贵池等不同的地域,茶叶的品质略有不同,我县红茶缺乏自己独有的知名品牌,市场影响较小。随着近几年红茶的兴起,东至县祁乡园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制的“祁乡园”牌红茶,祁源茶厂创制的“雁落坡祁门红茶”、“红贡茶”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可在互联网上查到的红茶品牌,但品牌影响力有限。
3.3茶园分散,管理粗放,单产低由于茶叶价格较低,效益较差,导致茶农管理粗放,绝大部分常年只采不管,处于半荒芜状态,所产茶叶被当地茶农统称为野茶,0.62万hm2可采茶园茶叶总产只有2300t,单产375kg/hm2左右,纯收入4500元/hm2左右,茶农茶叶生产积极性不高。
3.4茶叶制作工艺传统,创新不够前些年,由于绿茶的兴起,我县红茶产区纷纷加入红改绿的行列,前期大量的高档优质原料用于加工名优绿茶,用于加工红茶的只是些低档原料,红茶产品绝大部分是中低端产品,同时由于一段时间红茶市场的萧条,国外的贸易壁垒,出口产品部分项目要求苛刻,国内红茶生产逐渐萎缩,红茶制作工艺改进停滞不前,创新不足,所产红茶附加值低,利润空间狭小,难以达到企业与茶农双赢。
红茶是我县山区传统产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是茶园面积与单产,还是产品研发、产业链延伸与市场开发等都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因此,根据市场变化,合理调整茶产业结构,稳步推进红茶产业发展,既有利于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又有利于山区茶农致富奔小康,发展是山区经济较好的产业。
4.1抓基地建设,增发展潜力首先,在茶园管理上下功夫,茶叶总产量、总产值在短时间内会有较大的提高;其次,必须在机械化生产茶园上下功夫,发展一批能机械化生产的高产优质无性系生态茶园,解决当前茶叶采摘高劳力投入的状况,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的茶叶效益;再次,在以葛公、泥溪、管港三镇为重点区域打造红茶生产基地,通过项目带动和茶园补助等形式,重点做好省级标准园、老茶园改造工作,提高茶园单产和效益。
4.2抓市场开拓,增发展动力我县茶叶产销处于一种相对动态平衡状态,市场不进一步开拓,茶叶发展动力不足,因此,今后要积极地开拓茶叶销售市场,线上线下同时并进。相关部门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促进“祁乡园红茶”、“雁落坡祁门红茶”、“红贡茶”等重点品牌的宣传推介及质量、规模提升。支持茶企的实体店和网络销售平台建设,拓宽茶叶销售途径及渠道,力争做到市场不断扩大,发展动力不断增加。
4.3抓质量建设,增生产后劲良好的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因素,今后要加大企业的质量监管工作,在红茶生产加工企业建立茶叶产品质量可追溯机制,在红茶重点区域要大力推进无公害基地建设工作,加大茶园投入品监管管理工作,真正做到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清洁无害化。只有企业发展了,企业的源头茶园生产管理就有动力,大量的产出就能变为实际收入,茶农积极性高,茶叶生产后劲足。
4.4抓品牌建设,增市场知名度品牌是产品的招牌,必须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做好产品,做好市场,做好宣传,创立品牌;通过广播电视加强品牌宣传,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展示展销会,提高茶叶品牌的知名度,逐步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影响力,力争使某个或几个品牌成为家喻户晓知名品牌,被市场认可。
4.5抓外资融入,形成龙头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驻东至县原有企业或新办茶叶企业,做大原有企业或兴起新的高起点的企业,形成具有带动力的企业,从而带动东至红茶产业的发展。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学团队2010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南省省级教学团队。在湖南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茶学教学团队成员共同努力,通过4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经济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获得了良好的成果。
茶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一个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农工贸结合紧密的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茶学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很有特色的专业。我国茶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连续多年茶叶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国内茶叶消费持续升温,热点不断,饮茶有利于社会和谐和个人的身心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征服了新生代的消费者,出口和内销成为驱动茶产业发展的双重动力。然而,传统茶产业的技术升级和茶的应用领域的延伸对茶学专业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蓬勃发展中的中国茶产业迫切需要有更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改革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素质和能力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茶学农工贸复合型人才。本次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基石安博电竞,以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构建与国内外茶产业发展需要相吻合的新的茶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和教学基地为保证,以培养农工贸文复合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全面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
1.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对青年教师通过实行“导师制”、学位提升、随堂听课、逐章试讲、整体合成、分散备课、集中交流、外出交流与培训等途经,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整体水平。
2.扩大接受国内外教师来茶学专业进修。以国家科技部国际合司、湖南省科技厅支持的“茶叶深加工理论与技术国际培训班”为契机安博电竞,加大与泰国、越南、朝鲜、老挝、蒙古、菲律宾、肯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学术交流,积极接受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茶叶工作者来专业学习与深造,拓展视野,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3.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建立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具有产业经历、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教学工作制度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实行绩效考核,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成一支始终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
4.不断深化改革茶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茶学专业农、工、贸、文复合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践性教学的方式,突出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5.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与我国茶产业发展需要相吻合的课程体系。以“湖南农业大学课程建设工程”为契机,加强课程规划,建立富有产业特色、紧跟学科前沿、反映产业发展趋势的新的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体系。本校茶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条件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6.加强新教材建设,规范教材选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体现产业发展趋势的茶学专业教材体系。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按照编著与选用并重的原则,抓好教材规划,实施精品战略,努力编写出高水平的全国统编教材和引进国外先进教材。
7.提高实践性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装备水平,进一步改革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估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建成类茶植物功能成分提取分离及生化分析实验室和茶叶深加工中试实验室,实验茶厂和长安教学实习基地设备设施全面配套。
8.完善质量标准,加强教学监控,确保教学质量。通过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首次开课试讲制、教师任课资质制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建立质量监督体系,通过实施学生评教、督导组督教、院领导听课等措施,把控教学动态与教学质量。通过不间断地举办教学观摩、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与教案评比、老教师随堂听课、定期听取授课学生的反馈意见等措施,不断促进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1.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引进、自我培养、送出培养相结合办法培养教师。通过4年建设,教学团队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团队师资队伍由原20人增加到27人。茶学教学团队现有教师27人,其中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12人、中级职称4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3人。教学团队梯队合理。团队成员中,获博士学位的13人,博士后3人,获硕士学位10人。团队成员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以茶学团队为主要力量的园艺植物功能成分优异资源高效利用团队被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团队2012年入选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茶学教学团队实力处全国同类专业先进水平。
2.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进一步深化。以质量为根本、以特色为导向,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茶学专业教学与改革。4年来,茶学教学团队主持获各种教育教学改革课题8项,主编出版了《教学改革与实践》专著,发表教育教学改革论文28篇,主编教材7部,副主编教材11部,参编教材6部。2012年茶学教学团队承担的《植物资源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湖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朱海燕老师制作的《茶文化》课件2010年获教育部高教文科组三等奖。刘仲华和朱海燕老师主讲的《中国茶道》2013年获教育部公开视频精品课程。
3.科研平台上台阶,科学研究提质。茶学学科原建有省部级科学研究平台3个,4年来专业学科新建部级的《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部级、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课题40余项。为本科人才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4年中,团队成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以及一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励,科研条件、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在全国茶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4.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坚持以思想教育导学风,制度措施保学风,规范管理促学风,校园文化育学风,使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茶学专业每年招生本科生50~60人,每年考研率在25%~30%左右,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在98%以上。社会用人单位对茶学学生反馈意见好。本学科连续举办了4届《国际茶叶深加工理论与技术培训班》和3届《国际植物功能成分提制理论与技术班》,为10多个国家培养了200多名学员,加强了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提高了茶学教学团队的国际影响力。4年来为8县100余个茶叶企业培养1年制或2年制茶学专业240人,为茶叶行业培养茶艺师、评茶员(师)2500多人.我校茶学专业本科学生在全国首届茶艺技能大赛中包揽团体一等奖、二等奖;获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在全国高校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茶学教学团队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1.以茶产业和茶学学科发展需求为根本,不断探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茶学教学团队于1982年开始在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率先单独设立了《茶学实验课》,统筹专业实践教学,尔后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建立了湖南农业大学实验茶厂和湖南农业大学长安教学实习基地,与企业建立了30余个校外教学基地。茶学专业率先倡导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实施“农、工、贸、文相结合,培养复合型茶学专门人才”的教学培养模式。根据茶产业的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农工贸一体化人才作为茶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从事茶树栽培、育种、茶叶生产、加工、茶叶品质审评与检验、茶业经营管理、茶叶贸易、茶叶深加工、茶文化推广以及类茶植物开发利用的农、工、贸、文复合型茶学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知识结构定位特色:培养基础宽厚、专业面广、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综合掌握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叶贸易、茶文化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融农、工、贸、文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办学模式特色:实施学、研、产一体化,国内国际相接轨。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国际培训领域,加大社会企业紧需人才培养力度。实现学校、企业的教学、科研、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国内国际紧密联合。
2.把引领茶产业的发展作为科学研究的根本目标。茶学教学团队的科学研究始终坚持以服务茶产业为根本目标,以基础研究为突破口,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为途径,形成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全面提升茶产业整体水平。如湖南省重点攻关项目《茶叶提取物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研究,从资源、品种、栽培技术入手,到茶叶提制技术的系统研究,到各种系列产品的开发,引领茶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如湖南省重大攻关项目《黑茶保健功能发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也是从资源、品种、栽培技术入手,到黑茶加工技术的系统革新研究,到各种系列产品的开发,引领黑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师资队伍培养上,坚持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茶学教学团队每个成员都在一个教学小组、在一个科研小组和一个社会服务小组工作。每个成员以自己的专长为基础,融入团队之中,一起探讨教学改革,一起进行科学研究攻关,一起进行社会服务,这样可以有效地进行老带青,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提高团队整体实力。具体以湖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以课堂教学、“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和科技副县长为载体形式,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三位一体”队伍建设。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充分利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以及暑假社会实践等工作,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实践活动,培养、锻炼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一批中青年老师也在实践中迅速成长,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以提升。
总之,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学团队是一支综合各学科的素质高、知识面广、科研能力强的队伍,是一个有着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光荣传统的优秀团队,是为中国特色茶产业服务的特色教学团队。我们将继续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改革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素质和能力培养,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为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茶学农工贸文复合型人才做出新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进程中面临着实用主义造成的困扰。一方面,大众教育的发展趋势促使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造成学生文化素质客观上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不少学生重理轻文,在学习应用技术的同时,忽略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缺少对艺术的感悟和审美能力,致使人文学科有越来越边缘化的趋势。与此同时,高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为浮躁,丧失了对知识的兴趣[1-3]。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因此,开设人文社科类公选课,以通识教育的办学模式对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
茶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和利用茶的实践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4]。茶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追求一种从容、宁静的心理状态,学会从普通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品味和鉴赏美,这与现代教育的人文要求不谋而合。因而近几年来各地茶文化发展很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也纷纷将茶文化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到教学中来[5-7]。
《茶文化》是一门面向我校全校大学生开设的公共任选课,已有多年的开课实践。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基本目的使学生充分了解茶的起源与传播、茶区分布、茶叶加工及分类的基本原理、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茶的选购与品质评定方法、科学饮茶的方法与客来敬茶的礼仪及各种茶俗文化。同时,在课程教学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开拓学生眼界和心胸、培养良好品行和优雅情趣,目前基本成效已初见端倪。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现对我校茶文化的教学现状进行初步总结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以期为进一步的改革指明方向,同时为其他教学型省属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科性大学,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7万余人,独立学院1.2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1.3万余人。因此,以广东海洋大学的教学现状为例进行分析在学生数量、办学层次、学科特色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茶文化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公选课,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学生兴趣和质量参差不齐,选课动机差别较大,因此教学效果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学习的动机就是要学习关于茶文化的知识,主动性很强,积极参与课堂的互动,对这类学生只需略加引导,其学习效果足以令人满意。有的仅仅是为了混够学分,勉强来听课也是心不在焉,对这类学生必须要有特别的措施来引导和激发兴趣,必要时要有一定的惩罚性措施,否则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而绝大多数学生处于中间,既有一定的兴趣,同时又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感兴趣的就听听,不感兴趣的就在下面干自己的事,对这类学生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有取舍得当的教学内容和设计精彩的教学方式。
以前我校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多集中在茶叶分类及加工的基本原理、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较多地体现了茶文化的物质层面,而对于中国茶德精神—“廉、美、和、敬”精神的介绍内容偏少。以“和”为核心的茶德内涵,其中的“和”不仅包含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包括与自我的和谐等方面。在人与人的和谐方面,就是人际关系的调整。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宽厚,互相理解、关心,与人为善,团结、互助、友爱,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人与自我的和谐方面,就是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以强化“茶德精神”的教学内容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是实践,而不只是理论的说教,但实践通识教育远比讨论通识教育更困难。在茶文化的教学实践中,目前主要采取大班理论教学,一方面是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受条件所限户外茶艺活动相对缺乏,对茶艺和茶具的学习目前只能停留在多媒体视频上,学生缺乏更加直观的感受。笔者也曾借鉴台湾“无我茶会”的形式,在授课班级上尝试现场多名学生参于各种茶类的泡制和品饮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备茶、泡茶、品茶等实践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思想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后类似教学活动还需加强和完善。
课程评价是检验和完善课程的依据,之前的茶文化授课考评主要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老师将平时授课内容发给同学,同学稍微复习后参加考试,分数主要由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其中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出勤率和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判定。这种评价方式在保证学生出勤和参与课堂教学方面的确有较大的作用,但成绩的主要部分在卷面分数,而卷面成绩又与考前突击有相当大的关系,结果是学生平时被动学习,考前随便突击一下就可以取得较好的分数。近几年,我们改变了这种考评方式,将课堂或平时读书笔记、课堂讨论和学习心得等纳入到教学检测中,将开卷考试改为课程论文,题目不限,但主题是关于茶文化,论文的格式严格按照核心期刊杂志要求进行撰写,目的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以相对开放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中完成本课程学习要求,最终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课程教学目标,同时锻炼和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
人文社科类课程是高校公选课最受学生欢迎,也最易于参与教育实践的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因接受对象来自不同专业,其兴趣爱好和基础有着明显差异,这类课程又很容易让学生因过高的期望而产生失望情绪,这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近年的茶文化教学实践,笔者以为教学活动应在以下方面进行强化:
师生互动在一个层面上反映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思想的进步。进步的标志是师生平等,本质体现是人的平等,这种平等的巨大意义在于使教育对象获得全面发展的充分条件[8]。茶文化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有着较高的要求,面对接受通识教育的不同专业学生,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茶学知识,而且还要通过富有情感的讲述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讲授过程中,应重视与学生互动讨论,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使他们及时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将茶学知识转化为人文素养。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实物、图片和音像制品等综合手段,把抽象的理论讲述通过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如在茶艺的鉴赏过程中,可以将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背景资料通过图片或影像在多媒体上加以展示,或者加工制作成DV,通过音画渲染,给听众带来视听感受,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破单一的教学手段,也必须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突破被动的传统考评模式,采取适应通识教育目标的检测方法,选择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的多种检测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将审美感悟与人文精神作为茶文化课通识教育的一般性教学目标,考试时重点考查学生对茶文化的审美欣赏和人文精神的体验感悟,将读书笔记、课堂讨论和学习心得等纳入到教学检测中,以课程替期末笔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以相对开放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中完成本课程学习要求,最终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讲授相关知识,使学生系统了解茶文化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但茶文化课程本身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如果有条件辅以适当的参观实习、茶艺欣赏与表演、无我茶会等各种课外活动,则不仅使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论知识有更直观深入的认识,而且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感恩思想和团结协作精神,在实践中熏陶和培养人文情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不断调整和创新的历史重任,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共同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模式,只有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让学生在不断积累科学知识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人文情怀,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现代人才,也才有可能真正体现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理念。
《茶文化》这门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的人文类公选课,既有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知识,也蕴含优秀的民族文化精髓。面对不同学科背景和基础的众多学生,如何将茶学知识较为完整、系统地向学生传递并为学生接受,并不是理论的空洞说教就可以完成的。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及同仁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考试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对茶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追求都有所提升,在增长有关茶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得到了熏陶和培养。
[1]方守金.关于构建我院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2):5-11.
[2]冯永泰.教学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实施[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0(1):141-144.
[3]刘学明.重视高校通识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文学类公选课与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4):135-138.
[4]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曾斌.茶文化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0,35:20-22
[5]邓敏.茶文化进入校园的现状分析与理论思考[J].农业考古,2011,2:43-46.
[6]吴红英,朱红英.从茶文化的德育功能看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J].农业考古,2010,5:11-14.
茶叶是麻栗坡县一项传统产业,种植历史悠久,现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树茶约8万株,是该县四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香蕉、木薯、茶叶、咖啡、)。2012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503.27hm2,其中可采摘面积1292.27hm2,占总面积的85.96%;无性系茶园面积666.67hm2,占总面积的44.35%;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茶园面积866.67hm2,占茶园总面积的57.6%。其中比较规范的高产茶园4个,面积433.33hm2。主栽品种有云抗10号、福云6号等优良品种和本地大叶种系列。2008年引进了“紫娟”等进行试种,逐步将茶园向高产、优质、标准、良种化推进;全县茶园集中分布于猛硐、杨万、董干等乡(镇)。全县共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0家,其中通过QS认证的3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茶叶商标4个(老山茶、瑶君山、高朋、者阴山生态茶),建有初制茶叶厂11个、精制茶厂3家(其中普洱茶熟茶精加工1家),年加工能力200t以上。2008年猛硐、杨万、马街、董干4个乡(镇)被列入“国家地里标志产品——普洱茶”的生产加工范围。2012年末,全县茶叶面积1503.27hm2,采收面积1292.27hm2,实现茶叶总产量280t,平均产量216.6kg/hm2,农业产值700万元,茶农人均收入1400元。成品茶产量75t,产值462.5万元,实现总产值1170万元。
2.1茶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无公害基地面积所占比例不大
全县茶叶基地多分布在山区或半山区,该地区水利设施严重滞后,缺水现象普遍,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状态,如猛硐老茶区,茶园多数处于海拔1000m左右的半山腰上,无灌溉设施,道路狭窄,交通不便,鲜叶采收多依靠人背马驮,远离居所,来回所占用的时间过多,劳动效率不高,造成劳动力价值过低,影响了群众采收鲜叶的积极性[1]。无公害产地认证、无性系茶园面积所占比例较低。
全县的茶叶企业基本都由个体户发展而来,茶叶初制加工过多,资源分散,造成产品参差不齐,种类五花八门。形成什么茶好卖就加工什么茶,产品质量难以达到一致标准,销售去向分散,难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地方特色产品效应。且目前多数属于个体户经营,产业单一,周转资金少,底子薄,在抵御市场风险方面显得十分脆弱,加工量随价格浮动性大[2]。因缺少垫支资本,又无法准确预测市场前景,所以加工量保守,2012年春茶总产量只有70t。
全县的茶叶生产,2007年迎来一次“价格春天”之后,就进入价格低谷期。全县大部分茶园(尤其老茶园和古茶树)属农户个体所有,形成市场价格好就采收,价格不好就少采或停采的情况。2008年根据县经作站对猛硐乡老陶坪等村委会的走访调查了解,群众普遍反映的都是价格问题,认为鲜叶价格太低,采摘不划算。2008年茶场鲜叶收购价仅1.6~1.8元/kg,但按实际劳动力成本和茶园管理最低产出效益计算,鲜叶价格应在2.2~2.4元/kg才适合采摘,所以多数群众未采摘茶叶,也没有投入茶叶生产管理。在新龙湾、堡脑、竹瓦摘要麻栗坡县的自然环境条件较适宜茶叶生产。该文立足于麻栗坡县茶叶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县情及茶企实际,提出推进麻栗坡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以为麻栗坡县茶叶生产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4-0320-02房、老陶坪4个村小组有近10户左右的茶农出现砍伐老茶园的情况,砍伐面积有2hm2,均为1958年以前栽种的低产老茶园。砍伐的原因主要是群众认为这些老茶园茶树老化,茶叶产量低,而且所剩植株少、散,没有多少经济价值,浪费耕地资源。
2.4茶叶生产企业经济实力差,投入不足,难以树立茶叶品牌,开拓市场能力弱
茶叶生产企业底子薄,生产发展资金严重缺乏,投入不足,茶叶加工设备更新困难,生产起点低,新产品开发滞后,茶叶加工产品档次低,产品结构单一,质量不稳定。企业多以加工毛茶销售为主,加工的普洱茶多为传统的“砖、饼、沱”[3]。精制产品比例不大,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2.5低产茶园所占比例大,亟待进行更新换代,对野生茶和古树茶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不够
亟待进行更新换代的猛硐片区的老茶园面积666.67hm2,多数是集体时期或更早些时候栽种的,茶园缺株、缺塘严重,树体老化,品种退化,茶园鲜叶产量低,加上平时重产出轻投入,重采摘轻管理,采取掠夺式经营方式,对茶树修剪抚育和茶园病虫防治、培肥管理不到位,农药使用不合理,品种更新改良滞后,栽培管理措施不规范,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量低,效益差。猛硐片区现有的逾200hm2野生茶没被重视,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茶叶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气候因素及市场价格因素影响较大,茶企各吹各打,独自为战,竞争无序,营销策略起点不高,政府扶持茶叶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生产管理无序,抗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品牌战略意识不足。
要加快麻栗坡县茶叶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现状,充分利用现有茶园基础和自然环境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积极稳步、协调发展”的方针,合理布局,实行区域化产业开发,充分保护和调动茶农的积极性,建设高标准、科学化、规范化种植基地,以现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为核心,推进茶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品牌化发展[4]。
要充分利用麻栗坡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加快高产优质良种茶园建设。力争通过2~5年的时间,围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生产认定范畴,扩大茶园建设面积,有面积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才能形成品牌效益。在适宜茶园建设的猛硐、董干、马街、杨万4个乡镇重点实施,力争到2018年全县茶叶面积达3333.33hm2,实现年产毛茶4000t,产值8800万元。通过建立高标准无性系示范园666.67hm2,通过无公害认证的茶园面积3000.00hm2。有机茶园面积666.67hm2。每年实施低产茶园改造333.33hm2。大力推广无公害、有机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化肥、农药施用,加快发展现代茶园步伐。
3.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出台扶持政策,为茶企的发展创造优良的发展空间
发挥天宝部级通商口岸的商贸优势,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制定并出台茶叶生产加工招商引资合作的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培育扶持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投资茶园建设,特别是野生茶和古树茶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级名优茶评比活动,提高麻栗坡县茶叶知名度;积极扶持茶叶专业合作社,扶持茶叶种植大户;除现已出台的4个奖励政策(QS认证奖励;鼓励实施农产品商品注册;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扶持政策;麻栗坡县企业纳税奖励办法)外,还需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激励茶农种茶的积极性,如燃料补贴、鲜叶收购保护价、产量50t以上奖励等。
切实加强现存野生老古树茶的保护、开发利用,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和引进外商,合理保护开发野生、古树茶叶安博电竞,利用现存老古树茶及其优质的品质效益,加强宣传培训,努力打造麻栗坡特色野生、古树茶品牌。
由于多年疏于管理,投入不足,全县大部分茶叶基地面临荒芜废弃的境地。加强低产茶园改造、种植优良品种、提升茶叶精制加工品质,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的状况,仅靠茶叶企业和农户,是没有能力做到改变的。因此,要促进茶园更新、恢复生长、取得效益,必须要依靠积极的财政投入政策,加大茶叶生产资料、基地建设、设备更新、工艺引进与产品开发的投入,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的申报认证支持,政府加大茶叶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重点抓好低产茶园的改造工作。加强茶业发展和茶叶经济效益、生态功能、文化功能、茶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的宣传。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茶叶优质品种种植比例达到80%以上,茶园平均产量达到900kg/hm2以上,茶园布局及茶叶品种结构趋于合理,茶叶加工品质不断提升,精制加工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开拓占领市场份额不断增大,茶叶产业效益不断增强。
麻栗坡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低纬高海拔的地理特征比较明显,光、温、水等自然资源配置的差异性,“立体气候”明显,境内山川秀美,云雾缭绕,温暖湿润,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发育。落后的工业和优良的生境十分有利于茶叶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建设。全县与越南接壤边境线km,现建有部级天宝口岸1个、边贸集市14个,通边达海地理位置优越。对已经通过的3家QS认证和注册登记的4个茶叶商标要倍加呵护,促进茶企积极引进成熟的精制绿茶工艺技术、普洱茶紧压茶工艺技术、熟茶紧压工艺技术等加工工艺流程,依托现有古老茶树的占有面积和产量,着力在提升产品加工上狠下功夫,树立以精制产品、老树茶产品开拓市场的发展思路,改变粗制产品上市销售的现状,提升茶叶的销售价格,实施品牌保护、发展战略,增强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加快系列产品的开发研制,丰富茶叶的产品类型,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增加市场份额占有率,提高麻栗坡县茶叶产品的知名度,使茶叶生产成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的一大突破,焕发茶叶生产这一传统产业的生机。
[1]陶文良,骆振.麻栗坡县无公害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12(S2):80-82.
[2]韩柱.浮梁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
近几年江苏省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瓶颈问题,面临来自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我们要认清发展形势,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当前江苏省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江苏省茶叶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从国际市场看,江苏省茶叶由于质量、价格、农残等问题屡遭贸易壁垒而出口受阻。由于受营销手段、质量、品牌服务的影响,英国的立顿红茶、日本的三得利绿茶、印度、斯里兰卡红茶占据了江苏省茶叶市场相当大的份额,特别是时尚的袋茶、快捷的茶饮料吸引着年轻白领,市场份额呈现爆炸式增长,与我国特别是江苏省在国际和国内的市场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势态。从国内市场看,福建、浙江、安徽、贵州、广东等茶叶生产大省加快营销网络建设,加快在全国连锁布点,全国连锁的八马茶叶专卖在全国已有700多家门店,天福已有1000多家,品牌影响力和渠道扩张力的不断提高,分散了江苏省茶叶的传统消费群体,挤压了江苏省茶叶中低档市场。省内市场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区域位置环境、不同的艺术品位形成的江苏特色名优品牌绿茶,从高雅奢侈品式到平常百姓日常消费品,省内相互竞争激烈。
目前全省茶树主栽培品种有几十个,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引进的,有性群体种仍占主导地位,无性系良种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的7个百分点,在近年的无性系良种推广中,各地为了抢先上市,片面追捧特早芽品种,使早中晚品种搭配失调,遭遇早春晚霜冻害的危险增加。茶叶多样化产业化开发滞后,大多数茶场通常只做春茶,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精深加工开发不足总产量的10%。由于品种单一,采摘期短而集中,阶段性采工荒引起的用工成本等生产成本上升,名优茶再上台阶的瓶颈已明显显现,制约了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部分茶生产者特别是小企业和农户标准化意识不强,管理粗放,加工操作不规范,对农药肥料等投入品管理和生产过程难控制,质量安全受影响。目前江苏省60%的茶园为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不适于机械化作业,茶园管理、茶叶采摘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安博电竞,目前茶区劳动力普遍紧张。管理成本上升,发展提升无性系茶园、提升机械化水平一次性投入大,资金不足。
江苏省茶叶经营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在100~200亩的茶场占70%,年销售额超百万元的企业不到20家,省级龙头企业仅2家。在生产上,传统的分散经营方式技术难以规范,产量质量不稳定,无法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在经营上,资源分散,品牌不突出,市场营销能力弱,难以参与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缺乏整体联运机制,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的竞争优势。5技术人才缺乏,科技化服务有待提高劳动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新技术新知识的指导,江苏省技术研发、推广以及营销推介等人才紧缺,乡村农业技术服务网络残缺不全,农技人员知识老化,服务能力与水平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农村青壮劳动力少,从业人员素质低,技术服务不到位,技术应用到位率不高。
“十二五”是江苏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期,也是江苏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期。针对江苏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要理清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标准化生产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以茶文化建设提升苏茶品牌内涵,以社会化服务推进产业化发展,以茶精深加工延长茶业产业链条,走茶产业精品名品发展之路,促进全省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用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来规划指导茶产业发展,找准发展着力点。一是加强现代茶园规划。以现代茶产业发展理念加强茶园的规划与建设,以建设名优特茶园的生态环境标准要求,把沿高速公路、近城市、近化工企业等生活空气烟尘等可能污染区域分离出来,加强老茶园的更新升级步伐;二是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从产业发展看,倡导“稳产提优”的栽培理念,稳面积、提品质、平衡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向优质化、多样化发展,实现早中晚、高中低档茶叶搭配,满足市场多元化需要;三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从政策、项目和资金等多方面扶持,形成合力,发挥集聚效应,提升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基地和重点龙头企业;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投入茶树种苗业、茶叶加工业和流通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科教推结合、产学研协作,发挥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在苏岗位专家、试验站和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加快新品种更新、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应用,促进茶深加工,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新品种引进。大力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更新,建设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加快茶苗现代工厂化快速繁育体系建设,提高集约化和标准化育苗水平;完善茶树品种鉴定制度,加强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二是加快新技术推广。重点示范推广茶园设施栽培、茶园防霜冻、茶叶机械修剪采摘和茶园机械化耕作等技术,推广应用茶园可移动式喷灌设备,提高肥水管理水平。三是加快新模式应用。总结应用不同立地条件下茶叶-果树、茶叶-经济作物等立体栽培模式和茶叶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促进茶产业效益最优化。四是加快新产品开发。在提高名优绿茶占比的同时,注重发展质优价廉的大众消费茶品,提高生物质利用效能,鼓励发展青茶和高香型茶叶产品,开发超微茶粉、低茶、氨基丁酸茶,袋泡茶、速溶茶等精深加工产品及其他功能茶,提高附加值,加快形成优质化、多样化产品格局。
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全面开展茶叶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提高茶叶生产清洁化、标准化水平。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环境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加强对水土气植被等茶园基础立地条件的管理和路沟渠等配套设施建设,以食品加工的环境标准要求加强加工场地的环境治理,采用标准化、系列化环保节能茶叶加工机械,以现代贮藏包装机械,建设良好的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二是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制订江苏省茶叶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规范企业严格依照标准进行生产,加强对原料加工安博电竞、包装、储运、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全面推行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系统,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质量可追溯制度。三是开展茶叶标准园创建。按照农业部标准园创建的理念与标准,加快推进茶叶标准园建设,大力推行无公害生产技术,严格投入品的管理,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积极开展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推广使用有机肥,推进无公害茶园,绿色食品茶园和有机茶园建设,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茶品既是物质产品,也是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利用茶品这一特质,一是培育名茶品牌。充分挖掘苏茶的文化内涵,注重将茶文化与餐饮、书画、茶具、茶艺等现代生活元素相融合,重视传统生产技术工艺,坚持个性传承,赋予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形象和全新的价值观,提升名优茶的品位、知名度和附加值,打造名优茶品牌;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同种类同质品牌的产业资源整合,以大整合成就大品牌,打造江苏名茶区域公共品牌,加强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创建,推进区域茶产业提档升级,重点挖掘苏州、无锡等具有悠久茶生产与饮用历史地区的文化渊源,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上有影响力、有竞争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品牌,规范品牌价值管理;二是开展名优茶评比。提高品牌意识,组织引导农民、经纪人、合作社申报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开展江苏省“陆羽杯”名特茶评比活动,参加中茶协的“中茶杯”名优茶评比,提高江苏省茶产品的品牌建设水平,提升苏茶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三是切实加大宣传。利用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江苏茶业;组织省内茶叶品牌企业参加国际和国内知名茶叶博览会,展示苏茶名品,宣传苏茶文化,提高苏茶品牌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茶产业现代营销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懂茶、爱茶、具价值观的营销人才队伍,组织企业家精英团队,制定茶产业发展战略,努力开拓江苏省茶产品市场。一是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产地批发市场为基础,异地直销、连锁经营、大型超市为延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和销售企业参与的茶叶市场流通体系,加快构建茶叶交易快速对接通道。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加强产区与农贸市场对接、园区与超市挂钩,鼓励经纪人、合作社、企业到大中城市直销,减少中间环节,拓展销售渠道;二是加强对市场动态研究。研究市场需求动态规律,公众因习惯、地域、季节、家庭结构、品味爱好等形成的消费需求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确定茶叶档次定位,分析预测产品市场前景,提出产业指导意见,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研究开发新品种、新类型、新用途的产品,开发保鲜技术和高效物流新模式,满足市场多元化需要;三是加强茶消费文化引领。积极搭建促销平台,组织举办各类茶文化旅游节、茶特色农产品交易会等,组织参加省农洽会、农交会、南京嘉年华等省内知名展会,拓展市场空间;加强茶叶产销动态信息,大力推进茶叶网上促销,拓展外销市场,扩大江苏省茶叶市场份额。拓展茶产业外延,充分利用生态茶园的优美环境,发展一批现代与传统结合的旅游茶园观光茶园,完善配套设施,拓展功能,创造特色,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吸引游客,把茶旅游做优做精做强。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创办于1958年,是我国高校中成立最早的3个茶学专业之一。茶学专业自1982年以来一直是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国家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专业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自茶学专业成立伊始,在各级政府和学校的全力支持下和老一辈专家的带领下,茶学专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奠定了在国内同类专业中的先进地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我校茶学专业就一直是全国统编教材《茶树育种学》、《茶叶审评与检验》等核心教材的主编单位,在茶树品种选育、茶树高产栽培、红碎茶和速溶茶的研制等方面均处于当时的国内领先水平。自1982年以来,我校茶学专业一直是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我校茶学专业不断发展壮大,1989年茶学实验室被评为国家教育部先进实验室,1997年获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茶学专业被国家科技部定为“国际茶叶深加工技术与理论培训基地”;2006年国家教育部与湖南省政府确定在我校共建“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成为省部共建实验室。2008年茶学专业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茶学专业师资队伍、教学设备、教学实习基地等较为齐备。专业已发展成为我校以本科为主,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农业推广研究生、举办各种茶学技术训练班等学历层次最多、条件领先的专业之一。
我校的茶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知识结构定位、办学模式上均具有明显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上,专业着力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从事茶树栽培、育种、茶叶生产、加工、茶叶品质审评与检验、茶业经营管理、茶叶贸易、茶叶深加工、茶文化推广以及类茶植物开发利用的农、工、贸、文复合型茶学专业技术人才。在人才知识结构定位特色上,致力培养基础宽厚、专业面广、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综合掌握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叶贸易、茶文化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融农、工、贸、文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在办学模式特色上,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国际培训领域,加大社会企业紧需人才培养力度。实现学校、企业的教学、科研、产业的良性互动,产学研一体化,紧密接轨国内国际前沿。
实验室建设水平一流。通过特色专业建设经费支持和申报省部共建茶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以及茶学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支持,茶学专业实验室近几年实验室共投入建设经费400万元,使茶学教研室和八个茶学实验室得到全面武装,进入全国同类专业一流水平。现有实验室面积1000m2,教学仪器设备(500元以上)200台(套),价值600万元。另有省部共建“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和“湖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实验室面积1000m2,拥有价值近1000万元的现代先进仪器设备。教学实习基地条件优越。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茶学专业利用省部共建实验室项目经费以及学校的配套经费,共投入100余万元对原湖南农业大学长安教学实习茶场、茶厂进行了武装改造,完善了名优茶、普通红、绿茶、乌龙茶加工机械设备,同时对茶园进行了科学改造。另外,茶学专业近几年新增湖南农业大学校外教学实习基地4个(云南茶叶研究所,白沙溪茶叶有限公司,贵州茶叶研究所,长春茶业有限公司),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地。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坚持引进、自我培养、送出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培养教师,近4年,新进5位教师,其中3名博士,1名博士后,1名硕士,师资队伍增加到32人,使茶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讲师7人;博士后2人、博士12人,硕士13人。茶学专业教师队伍2009年湖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以茶学为骨干的《园艺植物功能成分优异资源高效利用》团队2009年被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团队2012年入选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专业以茶产业和茶学学科发展需求为根本,积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4年来茶学专业组织茶叶企业、科研单位和同类院校的企业家、专家对茶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3次讨论,本校老师进行了数次讨论,统一了思想,发表了相关教改论文18篇。同时,我专业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共同完成了教育部《茶学专业规范》的制定,同时坚持人才培养与服务经济社会相结合。茶学专业4年招收本科生235人,为社会企业培养2年制茶学专业48人,1年制茶学专业36人,培养茶艺师、评茶员(师)1080人,通过本专业申报的国家科技部“国际茶叶深加工技术与理论培训基地”,4年为12个国家培养茶学专业人才100余人,全面提升我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影响力。2010我校茶学专业本科学生在全国首届茶艺技能大赛中包揽团体一等奖、二等奖;获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专业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以茶产业提质需求和学科发展要求为目标进行调整,从课程体系上增加了茶文化学、创新学、交际英语、商务谈判、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茶学专题、现代茶学实验技术、茶艺与评茶技术等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茶树栽培学增加了茶叶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茶生产、有机茶生产内容;在茶叶加工学上增加了茶叶深加工内容;在茶叶生物化学上增加了其功能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内容;在增设茶文化课基础上增加了茶艺技能训练内容,在茶叶审评检验课程上增加了评茶员训练内容。4年中,茶叶专业教师主编参编《茶叶审评与检验》等教材和专著16部,《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两门专业主干课程以及《茶叶生物化学》、《茶树英语生理与品质化学》两门茶学研究生学位课获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茶叶加工学》同时获校级双语课程建设。朱海燕老师制作的《茶文化》课件2010年获得教育部高教文科组三等奖。专业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3年中我专业在全国茶学专业建设研讨会上,分别就我校茶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以及我校茶学实验班教学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表了相关教改论文18篇,得到同类院校的一致好评。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9年茶学学科成为“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园艺植物功能成分优异资源高效利用》团队被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团队2012年入选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4年中茶学专业教师承担部级、省部级科研课题60多项,获得部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和专利23项。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
为了确保茶学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专业今后将根据专业教师大讨论形成的思路加快进度,同时确保新修订的茶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教育规律,符合茶产业发展和茶叶科学研究发展的需求,为全国茶学专业提供有效参考;通过特色专业和教学团队建设经费加大对省级精品课程的支持。在已有4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学校学院应加大开展教学评优、教学成果评奖奖励力度。改变教师过于偏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的状况;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异缘结构比例。特色专业建设是学校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在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办学条件等方面应被给予更大的支持。鼓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从事教学研究。对于教学质量好、教学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时给予更大的政策倾斜,在计算教学工作量时给予稍高的系数等支持。
茶饮料又称罐装茶,在国外称为即饮茶,最早起源于美国,最先兴起是在日本和我国的台湾省。日本的茶饮料从1981年开始发展,当年产量480吨,到2000年增加近万倍,达到438万吨,平均每个日本人茶饮料年消费量为34.5升。我国台湾省茶饮料销售从1987年起步,当年销售额为4.5亿元台币,1997年达到126亿元台币,增加了27倍。
我国大陆茶饮料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7年产量为20万吨,1998年为40万吨,2000年为180万吨,到2001年估计达300万吨,每年以成倍速度增长。分析茶饮料在中国大陆迅猛发展的原因,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①我国人民经济水平提高,年轻人的生活追求时尚、节奏加快,茶饮料具有方便、快捷、新颖等特点,适应现代人的要求。②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茶饮料是一种低热量、低脂、低糖饮料,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防龋、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防癌、防突变等多种功效,茶饮料中都或多或少含有这些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③近年来,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给茶饮料提供了发展空间。茶饮料的生产是用茶叶浸出液为原料加工而成,由于茶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绝大多数农药均不溶于水或溶解度极低,进入茶饮料中的农药微乎其微,再则茶饮料生产过程有灭菌工艺,因此对饮用者的卫生和安全有一定保障。
目前,我国市场上茶饮料主要有以下三类:①纯茶饮料,以红茶、绿茶、乌龙茶等为主要成分,不加任何辅料,这类茶饮料比例甚少。②以红茶、绿茶、乌龙茶为基质,加入糖、酸、果味物质等配制而成,我国市场上大部分茶饮料属于此类。③保健茶,以茶叶为基质,加入一些保健药物(如人参、杜仲或维生素、矿物盐等)制成。
研究证明,茶叶中对人体健康的功能性成分主要是茶多酚(含量为20%~30%)、儿茶素类化合物、咖啡碱、氨基酸等。虽然在茶饮料中加入抗坏血酸等抗氧化剂,可以抑制茶多酚的氧化、破坏,但在饮料加工过程中,茶叶中有效成分会有所损失。据分析,茶饮料中茶多酚的含量可下降为原茶的60%左右。2001年10月,我国颁布了茶饮料行业标准,对绿茶饮料、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含量作出明确规定(见表)。如果每天饮用两罐符合标准的茶饮料,可摄入茶多酚160~260毫克(红茶)、200~340毫克(乌龙茶)、260~400毫克(绿茶),与传统泡茶相比,通过茶饮料摄入的茶多酚量较少,但其中所含的茶多酚已足以发挥药理功效。
从目前茶饮料加工工艺水平来看,茶饮料的口味明显比传统泡茶要差。在茶饮料加工过程中,影响口味的工序是主要高压灭菌(121℃7分钟),在这种条件下,茶叶中的维生素和多酚类化合物都有明显下降,茶叶中的多种香气成分在高温灭菌条件下也会发生明显变化,使茶饮料失去新鲜和花香味,出现不愉快的“熟汤味”。瞬时超高温灭菌法可以消除高压灭菌法引起的“熟汤味”,但由于投资较大,目前应用尚不普遍。
包装材料对茶饮料的风味和安全也有一定影响。目前,包装材料在灌装茶水前一般需用25%过氧化氢溶液浸18~45秒消毒,然后经热空气烘干,如果过氧化氢残留物清洗不充分,就会导致异味出现。塑料包装气密性不佳,空气进入可使茶饮料氧化出现异味,有的塑料材料在加工时添加了二甲苯等,微量进入茶水后也会引起异味。金属罐装如果封口不严,会出现金属氧化,严重影响茶水色泽和滋味。与传统茶相比,茶饮料的这些弊端显而易见。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势必会促使人们提高购买力、增强保健意识和改善生活品质,这成为了茶叶发展的一大契机。乌龙茶具有色、味、香、韵的特色,并且独有茶艺魅力和保健性,在新世纪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后发优势。信息时代的到来,如若不能将乌龙茶独特魅力和特色宣传出去,就无法使更多的人领略到其独特魅力,经济效益也无法体现,因此采用计算机技术分析乌龙茶营销策略显得十分重要。
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茶叶形象包装、销售、宣传价值、客户服务等整个流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其在茶叶中的应用是紧跟时展的必然结果。第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为茶叶营销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怎样基于计算机技术创建乌龙茶的网络营销平台,是当前乌龙茶营销的新方向。第二,网络购物已经融合为大部分人生活消费的一部分,这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乌龙茶与网络相结合,才能保证乌龙茶销售的活动更为有效。假若只依靠传统的销售方法,而不融入到网络中去,就会对乌龙茶的销售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三,在现今展开营销活动时,并不是一味地销售,而是在销售的同时伴随着客户服务,两者是相互融合和相互推动的关系。所以创新营销方式,就势必要有效地将销售活动和产品功能融合在一起,从之前的前端营销实体、后台客户服务的模式转变成前置客户,营销和客服一同发展的营销模式。这就必须要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多元化功能,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化平台,保证产品营销的顺利进行。随着乌龙茶生产量的迅速增多、进一步精细化乌龙茶的消费市场,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依赖度将越来越高。
第一,大部分乌龙茶企业营销理念落后,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欠缺。现下,我国大量乌龙茶企业同其他茶叶企业在竞争中大多采用打价格战的方式,仅仅着眼于本地或者周围地区的市场,无法放大到全国乃至全球,大品牌和大市场意识薄弱,依旧依赖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小区域竞争,造成乌龙茶市场狭小。并且大多数乌龙茶企业产品没有突出乌龙茶的特色,在产品同质化的大市场环境下,无法深层次发掘客户需要,量化和细化市场难度较大,乌龙茶市场定位没有明确,品牌意识较弱。第二,与大部分茶叶公司的营销渠道相同,乌龙茶企业的营销渠道建设不健全,营销实力较弱。在市场营销中,即便已经生产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茶叶产品,假若没有合理、科学的营销措施想要打开市场、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有较大难度。当前,大部分乌龙茶茶商没有树立先进的营销观,无法紧跟时代步伐,创造性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对茶叶的生产和营销来说,大多数企业对茶叶营销的重视程度明显落后于茶叶生产环节,这就导致了企业中积压大量质优的乌龙茶,却不能做到百分之百让客户满意,久而久之就陷入了“产品积压营销失策生产再积压”的恶性循环泥潭中;另外大量乌龙茶生产企业中的营销人员极为缺乏,同时营销人员的技术、观念等都有待提高,无法充分运用企业自建网站、电商、自媒体、第三方服务平台等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造成企业营销能力薄弱,使所生产的乌龙茶产品得到应有的市场价值,进而降低了乌龙茶企业生产经济效益。另外小规模运营、个体、分散经营的乌龙茶中小企业,即便拓宽营销渠道也难以形成规模。现在我国有十分巨大的购买市场,但是中小茶叶公司无法与购货商“质”和“量”的需求相吻合,更难把计算机技术纳入到企业营销当中。
茶饮料的传统指茶叶的品质、工艺、鉴赏、饮用方式以及有关茶文化的传承,一般在意识行为中呈现出认可和追随该种传承。而时尚则表现更多的是创新和改变,比如改变饮用和购买方式、创新质量理念等。至今为止,乌龙茶概念下的时尚饮料依然以传统为依托,这就意味着传统和市场可以互通和并存。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已经采用开发乌龙茶水的方式,使本地的饮茶习惯改变,并掀起了“乌龙茶热”的热潮。当前“乌龙茶”热已经向中国乃至全球各地蔓延。不过最开始掀起这股热潮时,并没有把消费停滞在茶水上,而是用该种热潮,引导人们透过“粗老”的乌龙茶及精美的茶水包装,逐步对乌龙茶传统文化展开了解,使更多的人体会到乌龙茶的独特魅力。同时,传统遭受到的更多是时尚带来的压力。首先是引进“即饮”,然后提出了“无公害”、“绿色”等理念,这些理念在舆论、企业推广宣传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市场上对茶的关注点以及茶内涵。就贸易和市场来说,第一要面对的就是贸易壁垒,并且将来要制定何种标准很难预料;第二就消费需求而言,与“绿色”、“无公害”等时尚概念茶,普通乌龙茶已经并不是独具特色的一种,也并非是必要选择的茶类之一。然而时尚依然影响着投资、科研、新闻等部门的价值取向,这些机构对于每个地区重视的投资合作、报道、研究等程度及方式直接对乌龙茶的品牌价值有直接关系,从而影响到乌龙茶的销售。
乌龙茶这个品牌没有明确的被细化。之于福建乌龙茶而言,可以详细的细分为“武夷乌龙茶”、“安溪乌龙茶”等各种花色和种类,这些品种均在品牌范畴之内,支撑并且展现着整个“福建乌龙茶”的价值,然而乌龙茶现在却缺少对“制造”品牌理念的引导、主张和提炼。在现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的消费理念是由观念所决定的,茶叶的营销也是品牌和消费引导这两方面入手,而它们远远超出乌龙茶本身的价值,所以应当立足于打造品牌,用观念树立品牌,使消费者的心灵受到长久而强烈的影响。用观念来突出乌龙茶的核心价值和品牌形象,这样才能够为推广和宣传乌龙茶提供良好条件。
“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乌龙茶企业应当消除传统营销理念的束缚,利用计算机技术实行新的营销策略,与消费者网络消费的新形势相适应,丰富和拓展新的营销渠道,改善营销模式,使计算机技术渗透到网络营销全流程中,增加效益,降低费用。
烘干和包装环节中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计算机智能化平台的创建,监控烘干和包装的整个流程,并且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保证茶叶更加完善、科学地从原材料制作成成品。另外,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产品特色,把包装纳入到产品重要配套成分中来。在包装茶叶时,将计算机技术的资源条件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科技元素融入到包装中,提高生产流程的整体科技含量,为大批量生产茶叶奠定基础。这时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但可以调整茶叶制作流程的结构,同时还可以革新生产流程的技术,更主要的是为营销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互联网经济逐渐趋于完善并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目前人们在挑选生活必需品时,已逐步从实体店向网店转变,在选择茶叶时也是如此。愈来愈多的顾客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便利性,来挑选和购买自己喜爱的茶叶,因此网络营销是乌龙茶向外推广和销售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凭借计算机技术进行乌龙茶的营销,不但可以使类型不同、地区不同的客户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这也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今在展开乌龙茶营销时,主要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提升企业与客户间的交流和联系,并且把产品信息以及客户反映等内容向全部客户呈现,使客户更加了解乌龙茶,能够进一步领略乌龙茶的独特魅力。并且在客户与企业展开双向互动和交流的过程,是乌龙茶网络营销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一,茶叶企业管理者应当将专业素质高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人才引入进来,专门从事开发和管理企业内部网,打造本企业知名网站,在自建网站上推广和宣传乌龙茶产品等信心、投放网络广告、构建搜索引擎等附加值服务,还能够在线上同顾客展开乌龙茶的交流、反馈、咨询等活动,为企业和客户之间开辟直接交流和接触的渠道,扩大服务区间,使营销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第二,茶企业可以向网络运营服务商外包“网络开放平台”,采取该种方式获得门站网站、供求信息平台等服务,从而凭借这种网络平台的形式,对乌龙茶进行宣传和营销。茶企应当对应用搜索引擎给予充分重视。现下,搜索引擎已经变成大多数企业展开网络营销的主要渠道和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曝光度。此外,还能够与博客消息群发、推广新闻广告、微推、陌陌、邮件营销等方式相融合,运用计算机技术及其为主的各种社交网络平台、方式、多媒体技术等方法宣传乌龙茶,拓宽和丰富了网络营销渠道,为乌龙茶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创造条件,为进一步营销质量和效率提供提供保障。
乌龙茶企业应当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和特点,从实体经济适当、逐步地向网店、互联网平台等转移,在与消费者发展变化和需求相适应的同时,拓宽营销市场。并且把微信、邮件、MSN等多种网络媒介同客户展开交流,实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将运用网站平台、搜索引擎等方式深层次地挖掘用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喜好,挖掘准客户,并以客户需求等特征的改变实时变更营销方式,用多种营销方式并进的策略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升客户忠诚度,加强向消费者宣传乌龙茶的有效度,使营销效果提升,提高乌龙茶企业的经济收益。另外,茶企业应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加大管理企业与客户的营销渠道,推动乌龙茶品牌的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确保企业把乌龙茶产品信息提供给目标客户,还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加强订货系统、结算系统、物流系统等网络营销通道的管理,并结合传统地区商、层级管理模式,形成互相补充的长效机制,在快速满足各种客户需求的同时,节约成本。另外,应运用网络宣传、新闻广告等方式推广乌龙茶的品牌和茶文化,挖掘和吸引更多的准客户,并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乌龙茶是我国特有茶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我国十分深厚的茶文化。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乌龙茶为了能够扩大销路,将茶文化传承下去,就必须凭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展开网络营销,才能为茶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夯实基础。
[1]刘乾刚,杨江帆,蔡建明.“福建乌龙茶”的品牌问题及营销思路[J].福建茶叶,2004(4):34-35.
[2]管曦.技术创新与提升福建茶叶竞争力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
但是现在,人们不会再忽视陕茶的存在、忽视陕西茶区的存在。自2012年陕西理顺茶叶管理体制,由陕西省农业厅负责管理茶叶之后,陕西省农业厅将茶产业列为全省农业主导产业大力扶持,一方面发挥职能部门强项,强化基地建设、狠抓产品质量、丰富茶叶品类;另一方面,借鉴陕西苹果“走出去”以市场带动生产迅速壮大产业的成功经验,连年高频次组织陕西茶企走出去,到新疆、、甘肃等茶叶主销区,浙江、福建等茶叶主产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丝路沿线国家抱团推介陕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通过抱团推介,“香高、味浓、耐冲泡、无污染、富含硒锌”的陕茶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2016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在全国92个有效评估品牌中,陕西的汉中仙毫以18.99亿元高居第20位,富硒茶以16.75亿元列第25位。
“茶叶企业负责人基本上都是茶农出身,开拓市场的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历来安康茶叶不愁销路,‘皇帝女儿不愁嫁’。所以如果政府不组织的话,安康茶商和茶叶很难走出去。”多次带队随省农业厅外出推介的安康市林业局副局长陈晓虎深有感触地说,“通过不断地外出推介,一是企业管理者开拓了眼界,市场观念和管理理念提升了;二是让外界认识了安康茶,知道安康出好茶。”
短短数年间,富硒茶从局部的区域名品变为高居全国茶叶品牌榜第25位、品牌价值16.75亿元的全国名茶,就是很好的例证。
“单独一家企业很难快速在市场上提高知名度。靠企业自己联合走出去,也很难。即使出去了,也不好对接。而政府有这个便利,可以和当地政府对接,组织双方企业洽谈。”省农业厅园艺站站长巨海林说,通过连年推介,外界对陕茶有了新的认识,对陕茶品质尤其认可。
位于安康市平利县的陕西原生富硒工夫茶业有限公司是陕西最早做红茶的企业,旗下品牌“金陕红”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和陕西省名牌产品。总经理陈振华对于政企联手推介陕茶信心满满,“企业自己闯市场,至少要5年以后才能走出去。若政企联手,3年内就可以做成全国有名的品牌。”
我国是世界农业人口大国,农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国家通过改革开放、通过城市工业化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能够提高经济收入的大量岗位,改善了不少农村家庭的生活条件。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投入,减少了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尤其是贫困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直接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要真正解决山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农业产业化是核心。可是,由于缺乏现代化技术的融入,广大山区农民对农业产业化缺乏认知,传统的、粗放式的种植加工方式仍然起着主导作用,而这也直接导致了产能低下、品质差、经济效益无法提升的不良循环,很难实现脱贫致富。在这样的背景下,职校作为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机械化、工业化、现代化充斥着年轻人的思想,特别是走出大山,见识了外面多彩世界的新一代。要继续让他们走进职校课堂,重新学习农业种植技术,这对渴望脱离黄土地的孩子而言绝对是一种“叛逆”。虽然教师苦口婆心,尽管的确从事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发展多么重要。但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不是用精神食粮就可以支撑的。为此,要让进入职校的学生自主学习种植专业知识,选择的内容、教学方法就尤其重要。教学改革如何改?这必须依托于地方产业特点,合理的设置专业和课程,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让他们能够以浓厚的兴趣融入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仅以茶叶种植教学部分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挖掘潜能,增强课堂吸引力,实现高效教学。
在本专业的教学中,既要达到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认知,又要避免传统的说教而导致学生的厌学。教学中可以结合课程的讲解,适当融入一定的历史传说,逐步引入,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比如说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起源于神龙氏。学生不知道神农氏是谁,当然就对老师所讲授的东西没有兴趣。这时,可以将“神农尝茶”的传说融入进来,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一下子就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在听老师解说和探讨中参与到课程中来。当介绍为什么古人直至现代人都如此喜欢饮茶,仅平铺直叙的讲述茶的功效,教学效果必然黯淡。此时可以给学生介绍茶在古代的经济地位,如公元前1122-1116年,我国巴蜀就有以茶叶为”贡品”的记载;茶叶在唐代它做过“飞钱”货币,在唐、宋、明代当过中原与边疆“以茶易马”的交易品,还扮演过边疆官吏的“饷银”等角色,从而引入茶叶的功效,茶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融入文化,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能增强对我国茶文化研究历史的认知,同时还能让他们体会到学科的重要性。中国是茶的祖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那么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识茶、饮茶的呢?在这样的起疑开头,让学生去讨论研究茶的文化发展。然后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先认识茶,最先是药用。远古时代,人们最早把茶作为一种治病的药物,野生茶树上采下的嫩叶,生嚼后加水煎煮成汤汁饮用。这种煎煮而成的茶汤,苦涩如药,因此,那时又称为“苦茶”。以后,通过人们的不断实践,发现茶不仅可以防治疾病,而且还可以生津止渴,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饮料,于是开始种茶、制茶和饮茶。
但是,为什么现在世界上最出名的是日本茶道而非中国茶道呢?究竟茶文化是中国的历史还是日本的创新呢?提出这些困惑学生的种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