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茶文化的性质及特点精选(九篇)安博电竞

  安博电竞茶文化的发展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作为茶文化的一个代表,茶具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了丰富的艺术功能。茶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有不同的分类,这也形成了许多具有特殊用途的茶具,例如商业茶具、专门茶具、生活茶具等等,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赋予了茶具丰富的文化功能,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在饮茶清谈的同时,也更喜欢将文字刻于茶具上,不仅体现了茶具的文化韵味,也营造出了诗情画意的意境之美。除了在茶具上刻字,也有许多文人喜欢在茶具上作画,绘画的内容不仅有山水花鸟、也有人物肖像,十分丰富。茶具在诗与画的融合中,提升了文化氛围,营造了人、茶与诗画相融合的自然之美。茶具是茶文化浓缩的精华,它的存在不是独立的,而是需要与其它艺术形式相融合在一起,无论造型还是内容都需要艺术的配合。茶具的造型中,为了能够更加适应人的身体结构及动作和环境,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持。为了能够与人类的情感、道德及价值取向相融合,则需要人文科学的支持。为了能够提高茶具的产量,降低污染,实现茶具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技术科学的支持。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茶具的精神追求,从中获得愉悦,提升产品附加值,就需要艺术科学的支持。多种科学的需要与支持都集中融合在茶具中,这就需要茶具体现其人性化的一面,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对于人们来说,茶具除了它的物质效用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内涵的载体。

  作为茶文化的代表,茶具发挥着积极的传承作用。从历史发展进程可以看出,中国茶文化发展曾经历了一段繁荣时期。我国唐宋时期正是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期间,从采茶、煮茶到饮茶都展现了丰富的茶事活动。茶具的造型与形态也极具地域特色,为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器具,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茶具也从最传统的物质用途逐渐转为工艺用途。在古代,茶具最初的功用是饮茶,造型也十分简单,重在实用功能,随着茶文化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茶具也从简单的饮茶功能逐渐向工艺品方向发展。传统茶具的造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茶具的外观及造型都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体现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茶具也成为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如何将茶具用途与其文化内涵相融合,充分体现其“人性”特色,是茶具制造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当今文化正呈现多元化发展,许多茶具已然成为流水线上的器具,外观造型相同,没有任何体现当代文化特点的符号,这种现象制约了茶具的发展,对民族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不利。因此,茶具造型的创新发展首先要从茶具与艺术的结合来进行突破,通过对传统茶具的造型工艺的分析研究,了解传统茶具的造型特点和烧制技术,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结合现代美学理念,创造出符合现代人生活所需要的时尚茶具,体现时代的艺术特性,创新茶具造型艺术的发展。

  传统茶具造型艺术的保留和推广,是当代茶具造型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在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保留精华、去其糟粕是当今茶具造型艺术的一个关键之处,也是茶具创新的难点所在。茶具造型的发展不仅仅体现了其实用价值,也展现了人们的道德原则和喜好,是一种极富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现代陶瓷茶具造型与其特有的文化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在追求创新艺术的现代社会中,也不能摒弃传统艺术造型对茶具的影响。因此,在茶具造型设计中,要保留传统艺术特色,同时满足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使茶具能够在传承中得以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传承。

  茶叶起源于中国,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茶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繁荣时期,彰显了不同的时代文化特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对茶不仅越来越喜爱,而且对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茶在古代成为文人创作的灵感来源,许多茶题材的作品都成为传世之作,为后世研究茶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茶文化不仅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人们抒怀的重要方式。茶具有清新淡雅的品质和意蕴,因此,茶文化也更倡导和谐的社会关系,重视修身养性,能够减少现代人的焦虑困惑,使人的心态更加平衡。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体现,茶具造型作为茶文化的代表,也成为传统文化与茶文化融合的产物。

  茶具造型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无论是茶具赏玩、欣赏茶艺还是品饮茶水,都能带给人们自然闲适的艺术享受。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茶具造型设计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借鉴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元素,使茶具造型更加具有现代时尚特点,这种理念的融入也加速了茶文化的推进与传承。在新时期茶具造型的推广与传播过程中,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其更具有现代化和国际化,影响也越来越大,受到世人关注。茶具造型文化的发展不仅具有较强的美学价值,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展现了茶文化深厚的民族传统底蕴。因此,茶具造型对人们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茶具不仅仅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更升华为一种人生的信仰。茶文化也不再单纯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成为了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与标准,茶具造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带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茶具造型艺术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无论从茶具的形象还是层次,或者是制造技术来看,都应该与时展步伐相一致,这样才能适应当代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科技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茶具的进步与发展。茶具在历史变革过程中,无论从造型还是材料或是烧制工艺上都有所改变,不仅增强了茶具的生产方式,而且使茶具的内容更加多元化。对于设计者来说,从茶具造型到刻画方式,都要考虑茶具的特点以及收藏价值,这也有效地促进了当前茶具造型艺术发展进步的重要方式。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审美方式,美的内涵与方式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具有极强的时代性。每一个时代的美都有其独立的一面,只要与时展相呼应,与自然相和谐,就符合美的要求。在当代艺术发展中,新的审美观念丰富多样,传统美学与当代美学观念产生了不断的冲击和碰撞,使艺术的发展更具多元性,但艺术价值也更难以固有的标准来评判。对于现代茶具造型发展来说,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观念内涵,都可能出现不规则的地方,但是这些地方又蕴藏着潜在的艺术潜能,这种极具生命力的东西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当设计理念出现差异性时,需要在相同的矛盾中选择同样的目的,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和理念去解决这种差异,设计者要把传统与流行的现代思想方式进行选择性的结合,最终在产品的实际效果里形成一定的艺术特色。

  茶具是饮茶的重要器具,最基础的功能是实用。在传统饮茶习惯中,茶具要具备大小合适、便于掌握、便于饮用的功能,这就对茶具造型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例如手柄设计要合理,壶嘴大小要合适,还能方便于倒水,能够保温等。其次,还要考虑茶具的材质、制造工艺等,使茶具与人的结构以及兴趣能相互吻合。此外,还要考虑茶壶的造型要美观大方,在品茶同时还可以欣赏,突出茶具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内涵。人们在品茶清谈时,能够从中感悟人生,传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茶具的特性,即造型、手感以及文化底蕴在此时得到全面的体现。茶具带有浓浓的文化气息,这也是茶文化所赋予的,茶具寄托了人们内心的气质及渴望。人们借助茶具所展现出来的精致、大气和脱俗,素雅的颜色以及光滑的质地,赋予了茶具深厚的文化意义。不仅讲究整体的和谐统一,同时融入更多的装饰性,将山水、花鸟等自然之物融入其中,进行不同的搭配设计,茶具也从人物到鸟兽,由形及神,回归自然,彰显出茶具灵气合一的气韵神态,这也是茶具造型设计体现和谐性的重要体现。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茶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繁荣的发展时期。茶具作为茶文化的代表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文化流传下来的茶具制造工艺,以及长期的文化洗涤,给当今茶具造型文化的发展提出了坚实的基础和前进的动力。中国茶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造型艺术中来,不断开创更新的艺术品类,是设计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安博电竞。现代造型艺术的发展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以传统艺术文化作为基础,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吸引养分,获得可持续性的创新发展。我国当代的茶具造型艺术也是吸取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融入更为丰富的茶文化,以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目标,在茶具的造型艺术发展中创新出更具时代性和艺术性的茶具作品,为促进和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1]李雨苍、李兵.日用陶瓷造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商品的包装是为了保护产品的特性、方便运输和储存并促进销售市场的发展,因而利用技术手段设计而成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的包装也对购买力有一定的影响。在形形的商品当中,一个好的包装设计形式和高质量质感便能够脱颖而出。而黑茶的包装初衷则是对于品质的呵护和市场的需求。黑茶的包装出自产品的本身特征和产地等因素。所以,黑茶包装形象和材料可以尽力表现黑茶的内在品质。

  软包装材料在黑茶包装中包括盒装和袋装等形态。盒装包括纸盒、竹盒、木盒、塑料盒等。而袋装有纸袋、塑料袋、铝箔复合袋等安博电竞,纸袋的纸张主要是牛皮纸,包装纸袋的大小规格有50g ~ 1000g。牛皮纸的抗水性能好,韧性较强,能够强力的保护黑茶的原有品质和性状。铝箔符合袋的透湿量和透氧量较小,可以起到防潮、阻氧、保香性等特质,这也是黑茶保证品质的最好方法。铝箔复合袋也是目前黑茶包装生产中最为常用的材料。

  硬包装包括罐装、瓶装和复合包装等。灌装包装材料中有不锈钢、铝、锡、陶瓷等材质。硬包装中罐装的形状有圆的、方的、扁的、长方形的和腰圆形的等等。大小规格有50g ~ 500g等。瓶装也是硬包装的一种,材质以塑料和玻璃为主。多用于盛装速溶茶和其他名茶。复合包装是纸和其他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包装容器,形态是一种复合纸罐。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应用材料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但复合纸罐防潮、防锈、保香、隔热等特点都比传统容器较优质,相比较金属罐装的不稳定化学性能对黑茶品质的影响,复合包装白料显然更加稳定。

  黑茶的包装设计通常与地域性特色和本土文化相结合,独具中国特色的材料和具有民俗风情的团赋予商品独特的品位和价值。在黑茶占据大部分茶类销售市场的情况下,也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文化的产品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保留原生态的味道和品质,成为黑茶销售和流通市场的重要特性。原生态的包装材料包括纸质和复合材质等绿色环保材料也给黑茶的品质更增添了独特的原生态韵味,进而提升了黑茶的品质和价值。比如;在面对全球化经济趋势,市场的开放性必定不只针对中国消费者,如何让外国消费者品尝到中国特色的茶叶文化,原生态、绿色环保和乡土特色的包装材料更受市场的欢迎。这类包装材料在最大限度保证黑茶品质的同时,也成为黑茶销售的独特标志。

  包装的出发点就是保护商品免受日晒、雨淋和污染等自然侵害,防止自然l件影响下使产品香味挥发、神罗,融化、污染、碰撞、挤压和散失等损失。最大限度的保障商品的原生态味道、香味、形态和品质。同时,完整而坚固的包装材料也有利于流通环节的运输、调动、销售、储存等环节的顺利进行。而黑茶属于一种雅趣的商品,不仅仅要求包装的美观和完整,对黑茶品质的表达。包装的形式和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茶叶的储存质量。茶叶具有吸湿性、氧化性、吸附性、易碎性和易变性等特点,若包装材料使用不当,或者包装方式不合理,就会导致茶叶的性状和品质发生变化,影响黑茶的品质和价值。所以,黑茶包装必须要保证密封性完好,包装材料选择上要满足黑茶所有特性的需求。

  引起黑茶产品变质和损坏的因素正是在于茶叶本身的保存,茶叶的保存是需要包装的保护的。所以,为了保证黑茶产品的质量,黑茶包装的合理性和包装的科学性是很重要的。在实际包装过程中,包装设计的形式和材料也是直接影响黑茶的直观感受和品相的。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判断往往多半来自于对包装设计和材料的感受,包装是消费者接触产品的第一步,只有将包装做到细致和用心,采用绿色包装材料突出黑茶的原生态特质,使商品得到美化,为黑茶树立一个健康、绿色和高品质的形象,这样不仅有利于黑茶在市场的销售和流通,更加促进了黑茶原生态品质的品牌形象,为黑茶今后的市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包装材料和包装设计形式的表现,极能够凸显出商品的品牌形象和企业水准。品质好的产品必定配有高质量的包装材料和凸显品质的包装设计,让消费者购买前不仅被商品包装吸引,更能够体会商品生产企业的用心,从而为商品销售渠道的拓展奠定基础。黑茶的销售市场非常火爆,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同样存在。产品的技术研发和终端的产品包装都是直接制约市场动态走向的因素。产品包装是企业销售活动中真正的“终端”,所以产品包装必须到位才能够占据市场位置。盒装、罐装、袋装以及复合包装等包装材料除了能够较好的延长黑茶的储存期限,保存原生态品质外,也能够凸显黑茶独有的地域特色和乡土韵味,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为再次购买时提供认购标准,也为黑茶在茶类市场上树立品牌形象提供有利条件。

  通过对黑茶包装材料及包装形式的了解,可见,包装材料是直接影响商品保存和流通的很重要载体。对商品的内在品质影响也通过不同类型的包装材料凸显出来。而对黑茶外在品质的影响却也起到了间接性的作用。包装材料的质感和形式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黑茶品质的判断。所以,黑茶包装材料对黑茶品质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日常企业生产包装过程中,采用绿色环保、经济方便、优质简约的包装材料,多利用地域资源和地域文化影响,将黑茶包装推向原生态健康发展路线。从而有利于黑茶品质的保证以及黑茶市场的稳定发展。

  [1] 王小红.黑茶包装的视觉传播危机研究[J].包装工程,2015(14):114-118.

  茶树是多年生采叶作物,种植面积98%以上分布在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区,只要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都能正常生长[1-2]。句容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形东高西低,以低山丘陵为主。境内土壤多发育于长江新老冲积物和下蜀黄土母质,pH值平均为6.0,绝大部分地区土壤呈弱酸性,茶叶面积目前有近3 333.33 hm2,是江苏省主要产茶县之一,2010年被中国茶叶协会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知名的品牌有“金山翠芽”、“茅山长青”、“宝华玉笋”等,其中“茅山长青”茶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2008年获江苏省著名商标。但目前全市有50%茶园分散在各乡镇农民手中,其施肥水平不高,而且对苏南丘陵地区茶树施肥技术方面的系统研究较少,茶农在茶树施肥上有一定盲目性。笔者以句容市为典型代表,对苏南丘陵茶叶施肥现状作一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施肥对茶树生长与制成茶叶品质影响很大,施用适当的氮肥,不仅能增加收获量,而且能增进制茶的色泽及甘味[3]。磷钾肥能使香气浓厚,磷为细胞核重要成分,其功效为促进茶树各部分的发育,并坚实其枝干。据印度茶业协会研究,认为茶叶中芳香油含量需有磷质肥分刺激,故施用适量磷肥,可增进茶叶香气。钾肥对于枝干强健组织、恢复树势、抵抗病虫害都有功效。如施用肥料配合不适当,或不施肥,茶叶生长短小,质硬,心芽易于展开,制成的茶叶外形不佳,滋味亦欠浓厚甘润。要提高制茶品质,必须注重肥料各养分配比。铜锌合施对茶叶品质有较显著的影响。茶叶中的氨基酸与咖啡碱含量主要受锌浓度的影响;茶多酚与可溶性糖含量主要受铜浓度的影响。铜能促进茶叶中茶多酚与可溶性糖的含量,锌则能促进茶叶中氨基酸与咖啡碱的含量,铜锌互补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

  近年来,在苏南丘陵地区,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和茶叶产量的不断提高,茶叶施肥存在氮磷钾投入比例不合理现象,氮、磷、钾肥投入比例平均为1.00∶0.33∶0.17,表现在氮素、磷素比例过高,钾素不足,忽视微量元素的施用,部分地块因施肥不当引起了重金属积累、水体硝酸盐污染,同时也影响了茶叶的品质。目前全市有50%茶园分散在各乡镇农民手中,建园标准低、管理粗放、施肥水平不高,单产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茶农在茶树施肥上没有考虑到茶树营养的四大特点,即喜铵性、嫌钙性、聚铝性、低氯性。茶树施肥仍然用普钙、硝酸铵、氯化铵,严重违背了茶树的吸肥特点,以致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茶树的营养特点包括:一是喜铵性。茶树体内氨基转移酶活性较强,易将铵态氮转化为氨基酸;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弱,不易将硝态氮转化为铵后,再合成氨基酸[4]。二是嫌钙性。茶树对钙的需求比一般作物要低十几倍以上,土壤中活性氧化钙超过0.2%时,常使叶片的草酸钙结晶,导致其生长不正常。三是聚铝性。茶树中适当施高含量的铝,可增强光合作用和根系的生长,促进茶氨酸和儿茶素的代谢,以及对土壤中磷的吸收。四是低氯性。茶树幼年易发生氯害,成年后对氯不太敏感。根据该四大营养特点,茶树施肥中的化学肥料可用磷铵、硫铵、尿素、硫酸钾等,少用普通过磷酸钙、硝酸铵、氯化铵,才符合茶树的营养特点。普通过磷酸钙含有钙,不符合茶叶嫌钙性营养特点;硝酸铵含有硝酸根,不符合茶叶喜铵性营养特点;氯化铵含有氯离子,不符合茶叶低氯性营养特点。

  茶树对氮素需求较多,其次是磷、钾肥,大致与茶叶吸收比例相接近。一般每采收鲜叶100 kg,需吸收纯氮1.2~1.4 kg、五氧化二磷0.20~0.28 kg、氧化钾0.43~0.75 kg,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平均为1.00∶0.18∶0.45。如果产鲜茶6 750 kg/hm2,需吸收纯氮90 kg/hm2、五氧化二磷15 kg/hm2、氧化钾45 kg/hm2。养分需求种类多,不仅要施氮肥,而且要施磷、钾肥和镁、硫、铜、铁、锌等中微量元素肥,以满足茶树对各种养分的需要。肥料的用量要适当多,每产100 kg大宗茶,施纯氮180~225 kg/hm2,如茶叶产量以幼嫩芽叶为原料的名优茶计,则施肥量需提高1~2倍。但是,化学氮肥每次施用量(纯氮计)不应超过225 kg/hm2,年最高用量不得超过900 kg/hm2。在苏南丘陵地区,在茶树作物上应降低氮素、磷素,提高钾素,补充微量元素,这样可以改善茶叶品质,降低成本,优化茶园环境,促进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有机茶树施肥技术[J].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8(8):22.

  [2] 何本延,陈泉宾.优质高效的茶叶施肥原理与应用[J].茶叶科学技术,2005(2):1-3.

  一提起中国茶文化,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会是种类丰富的茶品种、精致的茶具、优美的茶艺表演等内容,但是除此之外,我国茶文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思想内涵。尤其是思想方面,中国茶文化与我国传统思想相互交融碰撞,形成了以“礼、和、真、静”为基础的思想内核,长久以来对广大的饮茶者以及我们的国民性格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面对大学生出现的种种思想道德问题,高校若是能够从中国茶文化中汲取营养,探索出一条合适管用的思想道德教育之道,那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将大有裨益。

  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了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充分看到,受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以及移动互联网普及所带来的思想文化冲击,作为思想前沿阵地的高校校园,是最先被影响到的地方。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问题,同时一些高校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也存在很多偏差,这些问题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和思考。思想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高校往往会将就业率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大学生入学一开始,便围绕四年后能否找到好工作为主要目标而设置和安排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安排,以此来保证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能够适应社会需求。但是也要看到,对就业率的过分重视,必然会导致高校忽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从现实中看,一些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上普遍缺乏规划性、系统性,一方面是思想道德课程较少,又往往是一些没有严格要求的选修课程,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较为落后,教师多为照本宣科,没有创新,缺乏解读,导致课堂质量较低、形式枯燥,难以勾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关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很多高校在引进师资和提升教师能力时,最看重的是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往往会忽视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缺乏有针对性及有效的培育和管理措施。因此,经常能看到一些教师虽然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但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思想道德品质,而这种现状的存在,就难免会通过教学等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思想道德教育的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有待健全。如何解决高校思想道德的偏差问题?一个重要办法就是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思想道德考核评价体系。但是在现实中,我国一些高校在对教育的考评中,主要还是以专业分数和就业率为主要内容,在思想道德教育考评上,没有严格的激励和评估机制,即便是有考试,也大多为开卷考试,学生可以带书考试,只要抄满试卷,基本上都能及格。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考核体系上的缺陷,就难以激发出教师与学生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性,茶亦如此。茶生于天地之间,长于青山绿水中,吸收日月精华而成,蕴藏着清净、幽雅、质朴、高洁等自然特质,这与我们民族文化所倡导的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道德十分契合。茶的自然特性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大有裨益。第一,我国的茶树多生长于一些偏远的山区之中,而一些名茶,往往产于山峰险峻之处,所以茶具有了远离喧嚣而亲近自然、坚韧不拔的性格。茶文化形成初期,正是我国儒家思想被推崇和发扬的重要时期,因此茶文化不可避免地与儒家思想相互交融碰撞,逐渐孕育了温良恭俭让的精神内涵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哲理,并要求人们要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种种苦难,并坚强不屈、用隐忍和努力去达到预期的目标。而现在很多大学生,从小便在“温室”中长大,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缺乏足够的拼搏精神和远大理想,受不得一点点委屈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当他们步入社会后,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时,很容易因为这种脆弱的抗压能力而遭遇种种不如意。因此,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茶性内涵,能够让大学生的心理变得更为强大,让他们拥有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和不惧困难的抗压能力,有助于增强他们吃苦耐劳的能力。第二,茶所具有的清纯质朴精神,能净化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我国古人把茶树称为嘉木,因为茶树的自然特征上具有质朴、幽静、高雅以及清纯的特点。茶树喜静,如高士般高雅;茶树吸收日月雨雪之精华,纯净而高洁;茶汤外观清澈晶莹,口感淡雅清香,让人头脑清晰且回味无穷,能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大有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价值观和人生观泥沙俱下,交织出现,而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沉迷于灯红酒绿,有的沉湎于网络游戏,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把理想抱负当成一种笑话,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因此,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茶质朴的特质,能够让大学生内心平静下来,看清自己的来时之路,明白自己的未来方向,拥有清晰而明确的头脑以及清澈高洁的内心,进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茶道从总体上说,可以分为环境、礼仪、形式等方面的内涵。首先来看茶道所注重的环境。中国的茶道对环境的选择和营造特别注重,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类是自然环境,饮茶者多喜欢在有着竹林小溪的静谧环境中去追求“天人合一”的茶道境界。第二类是在室内,比如说一些寺院、道观和一些极具传统色彩的古典建筑内,能够让饮茶者更好地感受到茶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茶文化蕴含的这种茶道精神,能够让大学生充分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精神境界,这对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其次是茶道中的礼仪。这种礼仪一方面体现在茶具上,我国的茶文化对茶具十分讲究,煎茶饮茶,不能随便倒茶饮之,也不能如解渴一般大口而喝,而是要选择精致而合适的茶壶、茶杯去沏茶和倒茶,让茶具与茶叶本身发生美妙的化学反应。另一方面,是茶道中严格的程序和礼节。作为煎茶的主人,会通过友善而尊敬的举动、语言,来向客人表示出地主之谊。无论是对茶具的讲究,还是在礼节上的注重,都能体现茶文化所具备的精益求精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这种茶道内涵,不仅能够让大学生在学业上更加上进和勤奋,同时也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友好待人、和善处世。第三,茶道博大精深的特点能够让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广阔、胸怀更加宽广。我国的茶道精神不仅体现在茶事活动的过程之中,更是与社会各个领域相互通融,充分融合,具有博大精深和包罗万象的特质。譬如说,茶文化与儒教、道教、佛教等宗教思想及哲学观点相互碰撞交融,锤炼出一种对人生对世间万物独特的辩证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既有儒家所倡导的修身养性的入世精神,也有道教追求的回归本真、天人合一的出世精神,同时也囊括了佛教“禅茶一味”、“枯寂清净”的禅学内涵。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这些方面,可以让大学生的思想更加成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及淡泊明志的价值观,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以一种平和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之路。另外,除了在哲学思想方面,茶道精神更是集美学、科学、文学艺术于一身,具体呈现在诗歌、书法、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诸多方面。如果把茶道的这些特点融入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能够使大学生的胸襟更为宽广,激发起他们对各类知识的学习欲望,这不仅会让他们的气质更加大气,同时也能使其知识面更加丰富,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要真正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增加茶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的比重。相关教师要转变思想,不能再把思想道德教育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科目,一方面要增加课程数量,另一方面要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加茶文化的比重,可以从历史、艺术、茶艺等多个方面,向学生讲解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厚精神文化内涵。在这一点上,要针对不同院系大学生的专业实际,进行分门别类的教学,比方说,对于中文系的大学生,要多从一些与茶有关的诗词歌赋入手,让学生们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修身养性的精神内涵。而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而言,则可以向他们讲解茶文化对于我国古典建筑的影响,增加他们对我国传统建筑美学的认知程度,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古典建筑所融入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这不仅对他们的专业能力大有裨益,更能让他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进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这种精神。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考核机制。为什么一些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同虚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严格的考核机制,因此高校就要针对这一缺陷,改变过去那种落后的思想道德教育考核方式,将其与其它考试放到同等地位,并制定更加严格的考评机制,以此来增加学生们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但同时也要看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相对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把与此相对的茶文化内容融入到考评当中,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带着兴趣学、带着热情考,真正做到学有所知,学有所用。

  [1]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5):58-58.

  [3]高旭晖,张子强.论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03(2):36-38.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悠久的制茶和品茶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内涵很广泛,既包含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专著、诗歌、绘画等,也包括人们在茶活动中形成的精神、人格、品质等。陈平原教授曾提到,作为一种饮料,茶对人的气质、情感和想象力的培养都有巨大的作用。可见,茶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特有气质和内涵,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反映了学校在发展中形成的特有精神风貌,不仅反映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修养水平,也是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高校加大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鉴于茶文化在传承历史文化、提高个人修养等方面的重要性,很多高校将茶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开设茶文化课程以及举办开展丰富多彩茶文化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茶文化知识,提高了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缓解了学习压力。同时对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网络的流行、智能手机的兴起、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学习压力的增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相当程度的伤害,很多大学生存在熬夜、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作为一种健康饮品,饮茶具有完美的保健和药用养生功能,在提神、降压、防辐射、防衰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茶叶中可以提神;茶叶中的多酚物质可以有效减少辐射的伤害;叶黄素和维生素等都有可以起到很好的明目效果。因此,在高校倡导饮茶之风可以帮助学生摒弃不良生活习惯,保护身心健康。

  茶文化是一种怡情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与艺术的联系也愈发紧密。古代很多书画、雕刻、音乐以及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关于茶文化的描述,为世人展示了一个清幽、典雅的世界,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读者的审美情趣和品位。同时,茶包含了丰富的美学内容,外形精美、千姿百态的茶品包装向我们展示了造型之美,肢体优美的茶艺展示更是将韵律美和动作美融合一起,还有茶具之美、茶味之美等等,这些都在向大学生展示一种生动而传统之美,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对美的感悟和鉴赏能力。因此,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活动对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品位有极大的作用。

  茶从自然之茶过渡为文化之茶,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其中不断融合了儒、道、佛等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将茶的天然特性升华为一种精神象征,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例如茶和佛都主张修身、清净,以求思想的升华和生命的开悟。茶文化博大精深和独特清新的品质对于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在高校开展茶文化活动是培养大学生良好人格的理想载体,大学生从事泡茶、饮茶以及茶艺表演等活动,能够养成平和、宽容的个性,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就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大学生就业愈发紧张,人际关系也日趋复杂,大学生心理的压力也越来越繁重。调查显示,具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比例高达40%。茶文化活动在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缓解精神压力等方面具有诸多益处。茶文化博大精深,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大学生在茶文化活动中可以更多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忱。另外,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注重茶的物质需求,更追求茶的精神价值,在饮茶过程中,三五好友相聚在茶室,边饮茶、边畅聊,抒发心中苦闷,畅谈各自理想,宣泄情绪,有效的缓解了心理压力。更多的学生开始喜欢上茶文化旅游,在观光茶园、游览茶博物馆的过程中得到心灵和身心的释放。

  在古代民间,茶就被当做互相沟通和交流的纽带,“以茶为媒”、“茶话会”、“借茶引话”等都是将茶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将客来敬茶当做最高规格的欢迎仪式。甚至我国古代王朝与少数民族的长治久安,也是靠茶叶贸易来完成的。同样,在高校茶文化活动中,高校会举办各种茶学术交流会、茶文化论坛等活动,这给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互相交流的平台,在茶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茶事活动中,大学生们通过以茶会友,结交了更多的有着共同志趣的朋友,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交意识,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同时也对茶文化内涵有了进一步了解。

  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知之甚少,不熟悉我国茶的分类、特点、产地以及泡饮方法等,对茶文化之于大学生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这也成为高校茶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需要高校开设茶文化的选修课,丰富大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形成相对完整的茶文化储备,使其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50多所高校开设了茶道课程,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主要包括《茶文化概论》、《中国茶文化》等课程。在课堂上,教师详细讲解中国各种茶的分布和种类,教会学生如何认识和鉴别不同的茶叶,掌握观其形、闻其香、品其味的技巧。另外,礼仪礼节是个人修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茶文化课程的讲授重点,饮茶者的礼仪、修养,无一不体现了礼学和儒家理念,通过茶文化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培养审美情趣且陶冶性情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品茶和泡茶的基本礼仪,例如凤凰三点头的泡茶手法代表着对客人的欢迎,双手奉茶是表达对客人的尊重等。让学生们懂得,茶文化的美不仅在形式上,更在心里。很多同学也因此喜欢上了茶,养成了品茶的好习惯,原意积极参加各种茶文化校园活动。并在茶文化知识学习中,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志趣和爱好而自发成立的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茶文化社团也是如此。随着茶文化在高校传播力度的加大,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各种各样的茶文化社团,为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茶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志趣相投的大学生们在茶文化社团的活动中,互相切磋茶艺,交流对茶的看法和心得,这也是大学生结交挚友、扩大人脉的绝好机会,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思考人生和探知社会的广阔场所。社团每年都要吸收新同学加入,补充新鲜血液,并对新加入的同学进行茶知识方面的培训,从内心深处培养其对茶文化的热爱。并定时邀请茶艺师进行茶技培训,让每一位社团成员熟练掌握茶道礼仪和手法,当学校举办重大节庆活动或者接待活动时,茶文化社团组建茶艺队进行表演,不仅烘托了气氛,也宣传了学校形象。有的高校成立了茶文化活动室,由学生自主运营管理,这是一种公益性的社团组织,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公益意识的场所。茶文化活动室中陈列关于茶文化的书籍、茶具、绘画等,以供对茶文化有兴趣的学生学习体验。在茶文化活动室中,花费少量的钱就可以品尝到各地的名茶,可以欣赏茶艺表演。再配上舒缓的音乐,成为大学生饮茶休闲的绝佳去处。

  弘扬茶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审美趣味,而且也可以激发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不仅仅是高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热点。对于政府而言,要加大茶文化的宣传力度,重点关注青少年群体,为高校茶文化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全民饮茶活动,通过向市民赠茶,邀请民众制茶、泡茶,以及举办茶知识讲座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茶、喜欢茶。并通过网络、电视等形式将茶文化节视频节目进行推广。杭州举行的全民饮茶日更是以“茶与青春”作为主题,宣传对象定位于广大的青少年群体。除此之外,政府也应该投入资金,加大茶博物馆、茶园等设施建设,为茶文化活动提供完善的保障;对于高校而言,要提高对茶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茶文化活动,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高校之间可以结成同盟,共同组织大学生茶文化节,将茶文化知识普及作为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利用各高校图书馆等机构举办展览、播放教学片等形式,传播茶文化。另外,高校要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在茶文化上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例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将茶园旅游作为研究课题,历史专业的学生可以重点探讨我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民俗等。外语专业学生可以思考中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等,通过上述措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促进茶文化的传播。总之,茶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认识方式与行为方式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茶文化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潜隐性的特征,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应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融合,作为一项长期的活动来开展,才能真正体现其育人职能。

  [1]李佳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1):93-95

  [2]沈佐民,陈念,李年蛟.茶文化在构建人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3):49-52

  [3]姚晓燕,王建荣,罗晓莹,等.茶文化展示新模式探索———以中国茶叶博物馆“嘉木苑”为例[J].茶叶,2007,33(4):248-250

  [4]居倪萍,周玲,侯艳,刘春丽.弘扬茶为国饮构建和谐社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64-68:

  [5]沈佐民,陈念,李年蛟等.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3):49-52

  我国传统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茶文化也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文化交流越发频繁下,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备受人们重视,为了能够更加长远的传播我国茶文化,我们需要做好保护与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要主动出发,与时俱进,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知识产权价值更加深入的挖掘和利用。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作为茶叶的诞生地,在传统茶文化体系中,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尤为关键的一部分,在新时代下,我们应高度重视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首要工作就需要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有所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充分了解,其内容有传统手艺、表演手艺以及知识技能等方面,唯有在了解好这些内容后,才能够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着深入理解,这样才能够更加积极加入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

  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内容有茶礼、茶艺、茶风俗等。顾名思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在某个特定时期下所形成的一种文物,其具有不可再生特点,但它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在特定群体中有所体现,并以口头形式进行传承。通过研究发现,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上:

  在特定时期中,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相应的表达方式,它具备地域性特点,并融合了各个时期中的茶礼、茶风以及茶俗内容,是不同地域群体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独特创造力的一种体现。所以,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其特殊的文化价值,也具备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应对其深入探讨和分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下,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日益丰富,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形式,如:茶艺、茶歌等,它们都体现着独具地方特殊的文化艺术,给人们带来一场场的视觉盛宴,让人们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感知下,深入体会到茶非物质文化艺术所具备的审美内容,并欣赏到非物质文化艺术所独具的艺术创作风格,为文艺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来,这些原型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潜藏着丰富的功能,尤其是潜藏着巨大的审美功效。

  一般而言,在申报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应该由具体的法人来申请,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我国传统的茶文化而是由很大社会群体所创造的,多数都在民间散落着,体现出较大的流动性特点,也正是因为这样,为茶叶申遗带来了诸多方面的障碍。茶叶虽然能够申遗,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同时,虽然有很多人手里掌握了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但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却将本该属于自身的权利让给了别人,造成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的主体权利落入他人手中,这对于注册和正常发展我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无疑是一大阻碍。

  目前,有很多人没有全面意识到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他们对茶非物质文化概念也不了解,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它,即便有些专业工作人员,也有思想的误区,他们中很多人不是没有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就是没有准确把握好评判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这些所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保护的正常进行,追本溯源在于平常宣传和推广工作没有做好,也没有引起有关人们的注重,这样就造成了公众日常中忽视了茶文化的宣传与保护,这也是我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始终没有做好的一大原因。

  在这方面上,主要体现出法律保护形式过于单一,很多人都注重申遗茶叶商品名称上,却忽略了茶叶集体式申遗,进而造成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申遗茶非物质文化出现了诸多方面的问题,而解决好这些问题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增大了我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推广的难度。

  积极落实想要大力保护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先申遗权以及使用权,就需要真正落实好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所讲的使用权,也就是一直使用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责任人,在保护自身权益下,继续在正常领域内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使用。而想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有着较高的责任意识,真正的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承。所讲的优先申报遗产权,也就是在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其相关继承者对这项文化遗产有着更加深程度的了解,所以与其他人对比而言,他们具备着茶非遗产优先申报权利。

  对于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而言,法律还规定如下几点内容:一是,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让权;二是,使用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许可权。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需要承担如下义务: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持有支持态度,并积极参与这项工作中;二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大力维护好;三是,保护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非法分子故意侵害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追求相关侵害者责任中,权利人可运用如下几种法律方式:一是,没有经过许可随意更换和转变茶叶商品的行为;二是,没有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的允可,而擅自进行茶叶产品生产的行为;三是,没有经过允可随意销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专用权的产品。对于这三种侵权行为,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人应维护好自身权益,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对其开展追究相应责任,切实做好自身保护和传承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工作。

  在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涌入市场中,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经济价值,有价值必然会引起竞争,在这样实际情况下,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应积极发挥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如果不能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就会弱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很难达到保护的预期目的。并且,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还应保护好各大公众合法利益,实现有效保护和传承茶文化,唯有做到这些工作,才能够真正传承我国茶文化,进而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和保护。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饮茶与制造茶叶都是从我国开始的,我国的茶文化中不但包括着各个时期的文化思想,而且也蕴藏着我国先人们的智慧。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较高的文化经济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经济价值,我们应该在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全面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茶非物质文化申遗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应的法律保护,确保法律保护的可操作性、可行性。而在社会快速发展下,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着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各界人们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对其中的问题积极面对,并制定完善的解决措施,同时需要将相关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落实到实处,切实发挥好各项制度的效用。唯有做到这样,才能够对保护与传承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做的更好,才能够让我国茶文化走的更加长远,从而被更多的外国友人熟知和认可。

  [1]余金枝.基于茶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法律保护研究[J].福建茶叶,2017,(08):1-2.

  传统茶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丰富设计的形式,而且还能够推动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普及,将服装设计作为载体,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安博电竞。本文针以服装设计为视角,对传统茶文化元素在其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集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是最具中国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传统茶文化元素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推动服装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而且还能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总之,茶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是服装设计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复兴的有效途径。

  中国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和茶文明,将茶文化与服装设计相联系,确保二者在进行艺术展现的同时,让茶文化可以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弘扬。我国茶文化是以不同文化进行融合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色。将茶文化应用到服装设计领域,可以对服装的整体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造成影响,让最终呈现的服装更符合时代潮流,也更满足人们的生活实际需要。想要确保对茶文化有充足的了解和认识,首先就要了解因不同地区所产的茶叶各有差异,茶叶在售卖的过程中也会呈现不同价格,好的茶叶无论是在色泽造型,抑或是在传递生活之美和神韵灵感上,都会给人一种柔美舒服的感觉。与茶叶素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竹,也给人以高尚的情操和不畏艰难险阻的气节。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坚韧、执着的代表,将这种形式应用到服装设计上,也可以体现服装设计风格的独特性。将不同服装以竹子鲜明的外表为特点进行展示,将中国茶文化与其融合,可以确保我国服装设计理念更引人深思,也让整体的设计风格更符合时代要求。茶文化在艺术展现上,常常以留白的方式提升艺术效果。而将服装设计手法和设计风格以镂空的形式进行展现,可以更加凸显服装设计理念的与众不同。我国针对茶文化的宣传可以有不同种形式,沏茶使用的茶具以及整体环境都对茶文化的深远意境有着一定的烘托和影响作用,这对我国的服装设计理念具有一定的指导和提示作用。

  为了确保在服装设计领域可以融入优秀的茶文化元素,也为了让茶文化元素以服饰的形式进行展示,需要解决二者相融合所产生的矛盾和问题。针对在融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下分析:

  以茶文化为基础,进行服装设计和服装理念的改进,可以彰显民族文化特色。比如:日本“和服”的设计理念,就以日本茶道为基础,将茶的优雅和端正良好的展示,与日本和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韩国服饰,整体的设计风格以婚纱为主,在一定的色彩搭配和刺绣装饰上,更彰显韩国独有的茶道服装特点。为了展现茶艺、茶道、茶境的融合之美,也为了将中国的茶文化可以良好地应用到服装设计当中,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避免对茶文化理解歧义,让设计风格与不同穿戴场合相一致,确保设计理念符合大众审美需求。

  将服装设计中融入茶文化,可以将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进行明显的区分和对比,通过对不同样式的服装结构、款型色彩合理搭配,让整体的线条更加明显、面料更加精细、制作工艺更加精良的同时,尽量降作成本,让整体的设计过程和制作过程更为流畅简单,才是茶文化与服装设计良好融合的基础,也能保证服装设计符合基本原则。

  由于品茶的同时需要追求茶文化所具有的高雅艺术特点,针对茶文化所体现的和、美、清、净、雅以及与自然相融合的特点,茶文化所体现的自然之韵和自然之美更加明显。传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在融入茶文化内敛、含蓄风格的基础上,可以不断借鉴西方成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技巧,确保整体的设计风格满足高精度加工要求,让设计服饰更有实用性和艺术性。

  茶文化之所以能够与服饰文化进行融合,还因为二者具有统一的民族性和精神寄托理念。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将不同类型的文化进行了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理念,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也将不同的设计手法和美学工程进行了融合,在展现服装文化的同时,让整体的穿着效果和展示效果更加符合时代特点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茶文化注重对精神理念的修养,确保人们可以与自然相融合的同时,将儒家、道家、佛家、禅宗等综合思想进行整合,以服务人的精神世界为基础,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而服装设计注重不同的色彩搭配,在展现纯净、素淡的同时,也让整体的服装设计理念具有现代化表现手法和鲜明的设计风格,避免设计结构和设计类型不伦不类的同时,使融入茶文化的服装设计理念更有时代特点。针对不同服装的色彩搭配和色调分析上,需要给人以视觉上协调舒服的感觉,而在面料的选取和服装的加工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加工工艺,选择优质面料完成服装的加工过程,确保人们在穿着舒适的同时,对服装所呈现出来的效果表示满意。避免因色彩搭配不合理或材质选择过差而对身体和精神造成影响。

  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依赖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对现代服饰设计进行应用的同时,缺乏创新,无法满足人们的客观审美需求。比如:传统茶文化在展现茶基本特点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竹的傲气、梅的高雅、的清淡,而将这些应用到服装设计理念当中,无法与现在人们对服饰的要求相统一,这让服装的展现力不足且不具有生气,这也与茶文化的基本风格不符。

  服装设计在不断发展延续至今,有着一定的分散性和自发性,针对不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都有鲜明的特点。而茶文化与服装文化相融合的同时,形成了茶服设计理念,传统的服装设计理念在进行茶服设计的同时,没有进行创新设计,没有形成鲜明的创新效果,让茶服整体表现力不足。茶文化具有中庸思想,追求的是形与意的融合,满足的是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而将这种高雅的气质用于茶服的设计当中,在进行具体的文化展示上,无法让茶文化和茶元素的韵味和感觉得到体现,这也是现代服装设计师无法攻克的一个难关。人们会用不同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要求对服装进行一定的比对,因此融入茶文化的服饰就需要更加具有特色并符合人的思想、人的审美和人的需求。中国的服装设计师有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对茶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是值得赞扬的,但是,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对茶文化的不同思考和理解,无法让茶文化与服饰文化良好融合,也难以形成鲜明的服饰设计理念和设计规范,造成整体的服饰设计风格较为普通,无法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将服装礼仪与茶文化有效结合是茶服设计的主要设计理念,时间、地点、场合也是设计茶服时所要考虑的,设计出来的茶服要具有针对性,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场合的要求,使穿着者更具个性化。茶服设计要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特色体现出来,传统的棉、麻材质可作为首选,利用纺织、印染等传统织染技法制作服装,追求时尚美的同时,也要注重将天然、环保、舒适高度融合,展现中国茶文化素净、闲适的同时,让传统的中国文化更加随性、自然。

  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独特的民族精神让其更具文化色彩,它也是茶文化的精髓之处。典型的传统茶文化元素包括竹林、青砖、水墨画等等,不同地域之间的茶文化,因风土人情关系也会有所不同。具有茶文化风格的青花瓷具有优雅、秀挺的魅力,将其融合在服饰文化中会使服装设计更具创意,另外,具有抽象和具象风格的水墨画也能增强茶服的整体感,将传统的茶文化融入到传统服饰文化中,可以使茶服更能体现东方文化的独特文化理念,在注重茶服舒适度的同时,让融入茶文化的服饰不失神韵,更具诗意。

  服装设计理念和加工方法有多种形式:比如,蜡染、扎染、编织手法和传统手绘技艺,这些生态环保的加工手法和加工理念,更符合茶文化淡雅的气质。随着现代人们对服装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手段的完善,复杂的设计方案以及鲜明的设计特点才能更好的展现服饰的文化,也才能确保中国的茶文化可以与现代文化形成良好的衔接。让茶文化作为服饰文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源泉,使融入了茶文化的设计理念更具民族特色,将中国服饰的品牌良好的推向国际化市场,使中国茶服走向国际化舞台,顺利进军国际化服装市场,才能满足茶文化与服饰文化良好融合的心愿。

  作为中国文化形态之一,传统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形式,是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文化瑰宝。从古至今,传统茶文化与服装设计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服装设计为茶文化传承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载体,而茶文化也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设计元素和文化内涵。在当代,中国茶文化与服装设计的融合,在促进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还能够推动茶文化的复兴,以及服装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品牌。

  [1]仲新华.浅谈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5):270.

  [3]吴茜.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98-100.

  [4]邓小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丝绸服装中的应用[J].辽宁丝绸,2013(4):19-20.

  [5]潘早霞.传统元素在现代成形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针织工业,2014(9):63-65.

  [6]郭丰秋,奚祺.楚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式探析[J].服饰导刊,2016(1):54-60.

  茶包装的色彩设计需要对茶商品的特征、地域差异以及民族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增加包装的视觉冲击力。不同的茶叶种类,它们的包装也是不同的,消费者通过茶包装的颜色就能分辨出茶叶的特点。同样,地域与民族的特色,在茶包装中也能够体现出来。

  茶叶源于青山秀水中的茶树,对叶片进行加工,就出现了不同的色泽、滋味。茶叶颜色的不同,其包装色彩的设计也应是不同的。针对茶叶的不同品种,设计出符合不同茶叶特征的茶包装是必要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就能够通过茶叶的包装的色彩,辨别出茶叶的类别,从而方便购买。黑茶的加工时间较长,然而黑色的包装给人以压抑的感觉,因此,在包装色彩的运用时,采用了深色的棕色,给人以古朴、浓郁的感觉;青茶是介于红茶与绿茶的一种茶类,它的颜色给人以高雅的感觉,因此,它在选择包装时的色彩比较多样,例如水墨画、浅绿等冷色调,带给人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通过不同茶包装的颜色,给人带来的设计需要突出绿茶的特点,通常在设计中将包装设计成清新鲜爽的颜色;而红茶的包装设计色彩则要达到红茶品性纯正的目的;花茶的包装设计色彩要体现花茶的特色,通常通过包装人们就可以感受到清香扑鼻;而青茶(乌龙茶)的包装色彩应该使人感觉馥郁清幽。

  由于茶树生长自然环境不同,品种不同,同时土质、水质不同导致茶叶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这就是所说的外在环境的不同就使茶叶的品质也存在地域性差异。因此,在茶叶的销售过程中,也应该在茶包装的色彩设计上体现出地域特点。例如,虽然在我国的华东地区、华北大部分地区以及甘肃等地,绿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三个地区所喜爱的茶叶品种不尽相同,华东地区人们较喜爱外形细嫩整齐、色彩鲜艳的的绿茶,因此,应该选择色彩柔和、含蓄的茶包装。而华北大部分地区和甘肃等地,由于受文化的影响,则极为喜爱枝叶外形较为粗壮、较为耐泡的花茶。为此,在对此地茶叶的包装进行设计时,运用的色彩较为饱和,能充分体现地域色彩。云南、贵州以及东南地区,则在饮茶时选用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的武夷岩茶或者享誉中外的普洱茶等,因此,茶包装的设计的色彩应该是绿茶的鲜明和普洱茶的质朴。

  不同民族由于地域的差异,生活习俗、社会活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同,继而表现出来的气质、兴趣、性格也有所不同,对色彩的喜爱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茶包装的色彩设计中,应该反映出各个民族的特点。例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生物开发有限公司通过研发出品了一款广受欢迎的绿茶,名为“景谷茶叶”。此名取地方民族特色景谷,景谷是我国重要民族傣族的聚居地之一,傣族较为喜爱绿色和白色,这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根据傣族人民对佛教的信仰,他们崇尚黄色。傣锦是少数民族中著名的锦缎,色彩鲜艳,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因此,对“景谷茶叶”的包装色彩设计中,应突出绿茶的特点,绿色较多,而包装图案则由深绿色逐渐向浅绿色过渡,从而引起人们视觉的共鸣,达到突出“景谷茶叶”天然采摘的特点,通过此类设计,表达了人们通过茶叶的包装崇尚自然的心理。

  色彩是茶包装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色彩运用得当,能给消费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色彩的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因此,设计师在对茶包装的设计时,都会运用不同色彩对人们心理所产生影响,从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达到商品价值的最优化。

  冷暖感是指人们通过触觉感知外界的温度而身体产生相应的条件反射。太阳的热量散发出的红橙色光具有导热的功能,导致空气、水等介质温度不断地升高。因此,在太阳光散热作用最强烈的正午,我们会感到热,见到红色或者橙色也会感到温暖。然而,冰、雪、蓝天反射出的蓝紫色光不导热,而且具有吸热功能。因此,当在冰雪里站着,我们会感到寒冷,当看到蓝色、蓝紫色也会产生寒冷的感觉。有人做过相关的实验,找大量的试验者,把手放入温度相同但是颜色不同的水里,但是,他们对水温的感受是不同的,大多数人认为,蓝色的水比较冷,红色的水比较热。根据科学验证,从暖到冷的顺序各种颜色的排列为:红、橙、黄最为明显、绿、紫、黑、蓝、白则较弱。将此类理论运用到茶包装中,同样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笔者根据网络做过这样一份实验:将同样品质的茶叶分别倒入红、绿、蓝、棕色的陶瓷茶当中,在消费者的见证下,笔者将四类茶叶分别冲泡,并请消费者进行品尝,结果是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红色陶瓷茶罐里装的茶档次最高,品质最好;41%的消费者通过品尝认为:绿色茶罐的茶气味最为清新、给人以品质纯正的感觉,茶水较为清澈,极具吸引力;而7%的人认为:蓝色茶罐的茶有明显的酸涩感,口味不佳;而27%的人认为:棕色茶罐里的茶气味最为浓郁、口感醇厚,是陈茶。因此,色彩对于茶包装设计有着重要作用。利用色彩的冷暖感可以引起人们生理以及心理的不同感受,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茶叶的特征。

  由于人们在生活中的不同体验,对不同颜色的物体具有不同的轻重感。大多数人都认为白色的物体比较轻飘,而黑色的物体比较沉重,这是因为我们日常接触的事物对我们形成了心理印象。例如白色的棉花是轻的,而黑色的金属是重的。

  茶包装的色彩设计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使顾客产生赏心悦目的感觉,从而引起顾客的兴趣,因此,茶包装可以成为了顾客与商家接触的剂。但是需要提出的是,由于茶叶的种类的不同,再设计时要从分考虑茶叶的具体属性,从而使茶包装的色彩与茶叶属性完美结合,同时还要考虑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欣赏品味。

  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在艺术构思和设计活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设计活动中的感知、理解、联想、多种心理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因素,通过情感的作用和影响可以设计特色鲜明的符合要求的作品。设计师的情感对作品的创作是有重要影响的。

  设计的终端,设计师除了感性的设计构思之外,还需运用理性思维。设计师需要掌握产品的详细信息,并且对其进行分析。例如,在茶叶的设计构思中,必须了解所设计茶叶的口感、色泽、以及背景文化等。这些信息都是茶包装色彩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另外,茶叶的消费人群的特点、消费地区的差异、销售的模式等都是设计师在理性设计构思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茶叶的销售方式是零售还是批发和网购;销售地区是国际、国内、南方还是北方;顾客人群的特点,像年龄、层次、收人、职业、性别等。以这些为线索,将茶包装的色彩设计与诸多因素相结合,并在设计过程中加以体现。

  [2]凌婕.广西壮锦图形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年6月10日,中国农业部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20年),此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知识产权-技术支撑。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并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出了全面部署[1]。因此,需要运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科技创新[2-4]安博电竞。

  农业知识产权,特指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涉农专利、商标、版权以及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农业商业秘密等[5-7]。其中,地理标志安博电竞,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8-10]。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辖恩施、利川两个县级市和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6个县,为我国茶叶重要产区。其中,鹤峰县、恩施市、宣恩县、利川市、咸丰县,均入选2013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100名),并分别排名17、23、34、37、59,并且鹤峰县、宣恩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分别授予“2012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3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伍家台贡茶、鹤峰茶、马坡茶等实施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湖北十大茶叶名乡名镇中,该州有3个,即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宣恩县万寨乡、利川市毛坝乡。

  恩施州具有发展茶产业(尤其是天然富硒茶产业)的资源优势,茶产业已成为其优势支柱产业。2013年,该自治州启动茶叶等六大产业链建设,推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因此,本文对世界硒都恩施州茶叶地理标志特征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

  恩施州茶叶的地理标志自然因素主要有:①喜湿类植物茶叶适合生长地带;②绿色生态环境;③天然富硒农业地质环境;④优质茶树品种;⑤富硒等茶叶品质特点。

  1.1.1 喜湿类植物茶叶适合生长地带 恩施州地理坐标东经109°4′48″-109°58′42″,北纬29°50′24″- 30°40′00″,属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雾多寡照,终年湿润,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该州由北部大巴山脉的南缘分支--巫山山脉,东南部和中部属苗岭分支--武陵山脉,西部大娄山山脉的北延部分--齐跃山脉等三大主要山脉组成的山地。全州地势是三山鼎立,呈现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高,逐渐向中、南倾斜而相对低下的状态。境内除东北部有海拔3 000 m以上小面积山地外,普遍展示着海拔2 000~1 700 m,1 500~1 300 m,1 200~1 000 m,900~800 m,700~500 m等五级面积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一至二级河谷阶地。

  因地形错综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又呈现出极其明显的气候垂直地域差异。热量、温度随地势升高而下降,年平均气温,低山16.3 ℃,中山13.4 ℃,高山7.8 ℃;年降水量,东南部1 100~1 300 mm,西北部1 000~1 900 mm,中部1 400~1600 mm;年平均日照,低山1 300 h,中山1 200~1 350 h,高山1 000~1 350 h;无霜期,低山238~348 d,中山237~264 d,高山170~233 d;相对湿度,低山82%,中山85%,高山82%。

  恩施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峰高雾缭,甘泉潺潺山地较多,土地肥沃,土壤呈酸性至弱酸性,适宜喜湿类植物茶叶生长。

  1.1.2 绿色生态环境 恩施是个人口较少且以农业为主的自治州,基本上没有工业污染与农业过度开垦问题,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等美誉,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区、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高浓度负氧离子区域。

  州域森林资源尤为丰富,共有树种171科,645属,1 264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水彬、珙桐、秃彬、巴东木莲、钟萼木,光叶珙桐、连香树、香果树、杜仲银杏等40余种,约占全省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树种的90%。生态恩施,万物殊佳:古银杏、古杜鹃、古珙桐,嘉木异株,旷世珍稀;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枝花,天下奇绝;北纬三十度,物种起源地;青山生灵草,沃土育家珍。

  1.1.3 天然富硒农业地质环境 该州硒资源极为丰富,其含量之高居世界之首,被公认为“世界硒都”[11],是天然富硒茶的最佳产地。其中,恩施市双河渔塘坝硒矿床,是世界惟一的沉积型独立硒矿床,该市于2011年9月19日,被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TEMA14)组委会授予“世界硒都”称号。

  恩施州天然富硒土壤分布较广,其成因类型有两种:(1)石煤型;(2)燃煤型。其中,石煤型富硒土壤是由二叠系下统孤峰组(P1g)、奥陶系上统-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O3S1l)、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1n)等黑色岩系中的石煤风化作用与成壤作用而形成的;燃煤型富硒土壤是由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三叠系上统九里岗组(T3 j)、侏罗系下统桐竹园组(J1t)等煤系地层风化作用与成壤作用而形成的。该州龙潭煤系煤含硒2.4-20.0 mg/kg[12]。

  恩施州黑色岩系与煤系地层出露较广,富硒岩石、富硒土壤、富硒矿泉水、富硒动植物资源聚集形成了天然富硒地质环境与富硒生物圈。

  1.1.4 优质茶树品种 恩施州种植的茶树品种,主要有引进的部级优质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鄂茶1号,以及优良的地方茶树品种恩施玉露1号、鄂茶10号、恩苔1号、恩苔2号、恩苔早、宣恩27、恩茶红、毛坝早等。其中,恩苔早群体种等地方茶树品种,是当地农业物种类遗产品种。

  1.1.5 富硒等茶叶品质特点 硒(Se)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第三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13],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40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世界卫生组织提醒,中国公民缺硒逼近健康警戒线。富硒茶中的硒呈有机态,是补硒养生福音。恩施州茶叶富硒,有的高达7.53 mg/kg[14]。除了富硒外,绿林翠峰、伍家台绿针、恩施花枝茶、恩施玉露、雾洞绿峰等著名绿茶品质特点还以味鲜、香高、色绿、形美等著称于世,著名红茶利川红具有“冷后浑”现象。

  恩施州茶叶的地理标志人文因素主要有:(1)茶树栽培历史悠久;(2)制茶工艺古老;(3)贡茶文化;(4)名茶品牌;(5)茶文化遗产丰富;(6)标准化生产与绿色生态化发展。

  1.2.1 茶树栽培历史悠久 恩施州茶树栽培的历史悠久。据西晋人所著的《荆州土地记》中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东晋人千宝所著《述异记》中云:“巴东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说明早在距今1 700多年之前,恩施州的茶叶已进入宫庭。

  1.2.2 制茶工艺古老 蒸青绿茶,是指利用蒸汽来杀青的制茶工艺而获得的成品绿茶,为我国古代最早发明的一种茶类,比炒青的历史更悠久,恩施玉露、当阳的仙人掌茶、宜兴的阳羡茶等是仅存不多的蒸青绿茶品种。

  蒸青绿茶的工艺,保留了较多的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内含物,形成了“三绿一爽”的品质特征,即色泽翠绿,汤色嫩绿,叶底青绿;茶汤滋味鲜爽甘醇,带有海藻味的绿豆香或板栗香。

  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15]。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

  1.2.3 贡茶文化 伍家台贡茶的创始人伍昌臣,在宣恩县伍家台忠堡屋脊苦心栽培茶叶,生产出来的“白茶”,独具许多优点:味甘、汤色清绿明亮、似熟板栗香。头年的春茶密封在坛子里,第二年饮用,其色、香、味、形不变,保持新茶的一切特点。由于有这些优点,逐渐远近驰名,官吏豪绅争相索购,并且作为贡品献给乾隆皇帝,皇帝品后大悦,下旨御赐《皇恩宠赐》匾,以资嘉奖[16]。

  1.2.4 名茶品牌 早在清朝,乾隆御笔《皇恩宠锡》的伍家台贡茶就久负盛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恩施玉露196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2009年3月28日被授予“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牌匾。

  宜红茶,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是我国十大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宜红茶区位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二十余县,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茶区。

  1.2.5 茶文化遗产丰富 恩施州有丰富的茶文化遗产。其中,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宜红茶等的传统制茶工艺,是重要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7];而“恩施玉露侗乡茶文化系统”,是重要的农业系统及其相关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文化和知识体系,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属物质文化遗产[18]。

  1.2.6 标准化生产与绿色生态化发展 2005年,恩施州农业局出台了《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鹤峰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2010年9月28日通过专家组验收。恩施市茶叶栽培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013年10月15日已进行考核验收。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伍家台贡茶、鹤峰茶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均有相应的质量标准。

  为落实“重品质、重安全、重环保、重民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中国茶叶行业绿色生态化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开展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评选。其中,鹤峰县、宣恩县分别被授予“2012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3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涉及茶叶的知识产权主要有:地理标志、商标、专利、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植物新品种等。

  1.3.1 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的七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之一,为多哈回合知识产权谈判的三大议题之一[5]。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目前存在三个主要系统,其中,恩施州茶叶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有: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鹤峰茶;注册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商标的有: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鹤峰绿茶、伍家台贡茶;农业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有:鹤峰茶、伍家台贡茶、马坡茶。

  1.3.2 商标 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声音、颜色组合,或上述要素的组合,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是现代经济的产物。恩施州茶叶共注册了好几十件商标,其中,核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伍家台贡茶专用标志的企业,就共有14件商标(表1)。

  地理标志商标是一种特殊的商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目前国际上保护特色产品的一种通行做法。地理标志商标,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恩施州茶叶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件: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鹤峰绿茶、伍家台贡茶。

  著名商标,是指具有较高市场声誉和商业价值,为相关公众所熟知,并依法被认定的注册商标。恩施州茶叶商标中,有湖北省著名商标18件(表2)。

  2013年3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湖北三峡酒业“三峡牌及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湖北恩施州实现了驰名商标零的突破,但是,目前该州茶叶还没有中国驰名商标。

  1.3.3 专利 专利制度,旨在保护技术能够享受到独占性、排他性的权利,权利人之外的任何主体使用专利,都必须通过专利权人的授权许可才能获得使用权。恩施州茶叶生产、制茶、深加工等方面,共有国家专利30项(表3)。

  1.3.4 农业生物遗传资源 遗传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资源。遗传资源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往往不仅仅是现在持有者的培养和保护,而是经过数代人,数十代人,数百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过程。恩施苔子茶群体种,是地方群体品种,为重要的农业生物遗传资源。恩苔1号、恩苔2号分别是从巴东县溪丘湾乡苔子茶群体中、鹤峰苔子茶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鄂茶10号是从恩施苔子茶群体种中经系统选育而成。优质茶树品种(尤其是外来品种)大规模推广,直接威胁到恩施苔子茶群体种。

  1.3.5 传统知识 传统知识,可解释为知识系统、创造、创新和文化表达一般地从一代传向下一代,通常被认为与特别的民族和地域有关,并随着环境变化而保持着原有内涵和形式。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恩施宜红茶等的传统制作技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包含许多传统知识。然而,恩施州茶叶传统制作技艺尚未登录《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opyright © 2012-2024 雷竞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