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安博电竞茶文化论文范例

  安博电竞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的茶文化,伴随着饮茶之风在英国社会的流行,以及英国茶文化的最终凝定表现出具有自我特色的文虎表现形式。我们在认识英国茶文化的特质时,必须将其置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的语境之中。

  “所谓文化即弱化的、世俗化的宗教形式本身并非一种实质或现象,它指的是一种客观的海市蜃楼,缘自至少两个群体以上的关系。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独自拥有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接触并观察另一群体时所发现的氛围。”

  英国人对茶的理解和认知是英国社会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于中国、日本以农业文明作为经济的基础的文化形态,重视商业利益获得的英国人对红茶情有独钟。一方面,英国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的他们的社交活动往往限制在室内,贵族妇女往往借助文化沙龙和茶会结交各阶层的社会人士;另一方面,英国人对茶的理解并非为追去共同的精神境界,而是细细的品茗中追求自我的精神享受,这也符合以个人为中心的西方商业文明。

  对比中西方各国茶文化的表现形式,笔者认识到茶对于饮用他们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而言,并非是一种生理层面的必需品,而是一种文化的媒介。正是借助于茶的桥梁作用,中国人从茶中获得了文人雅士的风度和“茶禅一味”的境界,日本人则从茶中收获的“茶道”的精神依归,英国人更是从“英式下午茶”中找寻到了现实生活的伴侣。

  英国人对于茶的理解也上升到文学的境界,不同于中国文人试图在茶中找寻到精神的慰藉,英国人往往是直接表露对茶的炽爱。这是一种超越了歌颂、赞美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倾诉诗人情感的表现。

  苏轼的茶艺卓尔不群,对茶艺有精深独到的见解。苏轼流放海南时所作脍炙人口的煎茶诗《汲江煎茶》,叙述了他一天乘着月夜亲自到宜伦江取水、自煎自饮自娱的过程和感受:“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诗人毫不畏惧于年老体衰,即使夜晚也亲自到清深江水中取来活水,在月色下诗人用大瓢舀水,感觉好像把荡漾在水面上的月影一把掬入瓮中,又用小勺把浩浩荡荡的江水分入自己的瓶中。取水回来立刻生火煮茶,水开了雪白的茶汤随着煎得翻转的茶脚翻涌漂了上来,茶水注入碗里的一刹那,嗖嗖作响好似听到松风呼啸声。夜深入静,苏轼枯坐桌前,再饮上三碗茶汤,于是思绪飞扬,才思泉涌,久久难以入睡,此刻耳际传来由短渐长的更鼓声,有些许凄清寂寥感。许多文人都对苏轼的这首《汲江煎茶》诗进行了深刻赏析和高度赞美。南宋诗人杨万里深入剖析了此诗表露的煎茶要领:“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第二句七字具五意:水清,一也;深处取清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钓石,非寻常之石,四也;东坡自汲,非遣卒奴,五也。这首诗描述了在静静的月夜,在荒郊野外独自饶有兴致地汲水、生火、煮茶、品茗的情境,展现了一种引人入胜超凡脱俗的茶艺之美。南宋时的胡仔说苏东坡在这首诗中“道尽烹茶之妙”,烹茶的绝妙之处在于活水才能将茶的怡人清香发挥到极致,故“东坡深知此理矣”。胡仔所言还不够确切,烹茶之要,除活水之外,尚须活火。烹茶需要有火苗的活火,在一定时间内将水煮到恰到好处,所以苏东坡言及“活水还须活火烹”。苏东坡还注重饮具,常常是“博炉石铫行相随”,他在海南时身边有一只爱不释手的茶盂,贫困时不得已卖掉酒器,却惟独舍不得卖掉此茶盂,要北归告别儋耳时,才忍痛割爱将其送给了一直崇敬并爱戴他的许珏,告诉他说:“无以为清风明月之赠,茶盂聊见意耳。”苏东坡对品茶感悟之深,“苏轼如茶”之喻实至名归,足以见得苏轼茶诗词中对中国茶艺特征意剖之深刻。

  与茶艺相比,苏轼对茶文化的理解也别树一帜。“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和“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都是其对茶文化的理解,他在海南时还有对茶文化的另一种高明见解。苏轼的得意门生姜唐佐自琼州特地到昌化军随东坡学习,一天他来到苏轼先生住处陪同先生畅谈到深夜,次早就派人冒雨给先生送来一包好茶。苏轼非常高兴在此艰苦条件下得到如此来之不易的佳茗。又隔日清早,雨过日出,心情晴朗,苏轼茶趣一时兴起,便马上托人将写给姜唐佐的便笺给他送去,信中如是说:“今日雨霁,尤可喜。食已,当取天庆观乳泉泼建茶之精者,念非君莫与共之。”信刚送走,可不得不因巡检有会而取消此次相邀。但他茶兴依旧未减,立马又写一笺,说若是会结束得早,你还能来共品茶否?苏东坡茶兴大发,非要与唐佐相饮,而且说“念非君莫与共之”,蕴含着苏轼在那个相当艰难困苦的条件中萌生的一种新茶文化观。苏轼居海南时,这种茶文化观在其他茶故事中有更精彩的记载。元符元年年底,赵梦德来到儋耳。据清代苏学泰斗王文诰说,赵梦德是寓居澄迈的儋耳人。苏东坡刚来儋州经过澄迈时,他热情招待,其后对苏东坡的仰慕之心与日俱增,为更多地与苏东坡交往,经常从澄迈赶到儋耳住一阵子。苏轼曾抄写了不少陶渊明、阮籍及自己的作品送给他。一天,苏东坡写了一个短笺,命苏过送过去,上面写道:“旧藏龙焙,请来共尝。盖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苏轼对于茶特别讲究,他认为茶细腻、清新、淡雅、柔和,富于君子儒雅的品格,因此只有配饮佳茗的君子才可以分享,轻易不会拿出来品用藏之已久的佳茗。若是不能与知己君子共享如此珍贵的佳茗,心中将会惭愧不已,因而他也不会独自享用。“念非君莫与共之”和“盖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足见苏轼居海南时的一种新的茶文化观。诸如此类的苏轼茶诗词中领略到茶文化精神内涵的实例弥多,此不缀述。

  我们应抓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个机遇,旅游岛和文化岛高度融合,因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对海南又是一次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在优越的政策背景下,海南文化旅游需要走创新理念,挖掘特色资源,注重品牌建设的新路子。建设地方特色明显、文化魅力独特、生态环境一流的海南茶文化旅游,是构建海南国际旅游岛提供更多元素之一,使其成为海南旅游不可或缺的产品。

  茶如果抛开它与禅、器、水、诗、画、歌舞、习俗、健康、食用等方面的诸多关系,便只剩下解渴的意义,与旅游就无甚相关了。茶俗、茶学、茶诗是茶文化旅游的灵魂。丰富多彩的茶俗茶礼、文化底蕴深厚的茶学茶诗对开发茶文化旅游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苏轼先生居琼期间,写了近300篇诗文,其中海南风物、飞潜动植物、居食习俗的篇章不少,“汲江煎茶”,“怡养身心”的经验、方法在其诗文中有生动的记载。还有东坡酒煮蚝、东坡豆、东坡荔、东坡泉、东坡石、东坡帽等等,或见之于诗文,或闻之于传说。挖掘文化艺术内涵,开发以传承性为主的艺术旅游产品。因而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民间文化资料,提炼、挖掘并弘扬海南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因此将苏轼对海南茶文化的积淀通过学术研究来挖掘,凭借苏轼所赋予海南的丰富茶文化艺术类资源,进而可以开展各种以苏轼茶文化为题材的多项专项茶旅游活动。文化性越强,游客的愉悦感就越高。

  沿着苏轼在海南所到过的地方茶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如海口(苏公祠)澄迈(苏轼登临海南的第一站)儋州(东坡书院),可以观东坡画像,吃东坡肉,喝东坡井水,游“苏公祠”、“东坡书院”,在澄迈则可走广德桥,畅游苏轼留下的千古绝唱通潮阁和永庆寺等,并可吟诗作对、挥毫吐墨,体验民族风情,还可以开发设计以苏轼与海南黎族茶文化结合点为主题的具有纪念意义的茶礼品,此茶礼品需具有极高的收藏与鉴赏价值,打造成海南茶文化旅游的名片,更是打造成显示海南文化底蕴的名片。海南茶文化旅游茶园景观带线路设计:海南茶叶有近千年的发展历史,明代正德六年《琼台志土产》中就有海南早期茶事的记载。当地黎族同胞很早就有采集野茶治病的习惯,水满茶便是其代表,早在清代就被定为贡品。海南茶被誉为“华夏第一早春茶”。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产茶叶,作为全国唯一可以四季采茶的地区。海南茶叶大力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国家在海南建立红茶出口的全国主要货源基地。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掀起了种茶的高潮,至1993年全省拥有大小茶场50多个,其中国营农垦种茶农场就有37个,茶园面积12万亩。农垦南海茶场、五指山茶场的规模曾分列全国第五、第十位。位于定安黄竹镇南海茶场曾是新中国五大茶场之一。据统计,目前海南省共有茶园3万多亩,实际投产茶园面积约2万亩,海南生产红茶的农场主要有金江农场、乌石农场和南海农场。还有海南岭头茶场生产一品红工夫红茶。国营白沙农场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种植茶叶,主要生产绿茶。五指山生产苦丁茶、水满茶和兰贵人。万宁东山岭生产鹧鸪茶。因此可以设计茶文化旅游茶园景观带线路:南海茶场(定安)万宁东山岭乌石农场(琼中)国营白沙茶场五指山茶场、岭头茶场金江农场(保宁)。利用茶场的优质茶资源在环境优美的茶园茶场开展采摘及品尝活动,同时通过茶叶的采、尝、购,拓展海南茶文化内涵,提升茶文化的品位。这样既可以推动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也对海南茶文化的推广和茶产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可谓一举三得。

  茶馆是展示茶文化、链接顾客,让产品直接走向消费者的重要窗口。苏轼对饮茶一道,深得独到之秘,对于茶叶、水质、器具、煎法,都颇讲究,写下了不少咏茶诗词。因此,在海南茶文化旅游开发中,可围绕苏东坡独特的品茶方式,建设具有海南特色的茶馆。茶馆设计从室内装饰、物品摆放、茶具设计及服务方式等方面符合苏东坡茶诗词所体现的茶文化,并体现出较强的观赏性。典雅的建筑风格和古香古色的陈设布局,再加上茶艺师艺术化的服务,给客人营造出清新淡雅、轻松舒适的品饮环境。游客在特色茶馆喝茶时,能欣赏到海南的特色工艺品,如椰雕、贝壳、天然水晶制品,还可以观赏体现苏东坡“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仍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茶艺精神的海南独特茶艺,在轻松愉快中感受海南茶文化、地方风情,让海南茶文化旅游更加彰显魅力。

  展示海南产茶地名茶、茶具、茶艺等,利用图文及声光电手段,动态介绍各地制茶方法、饮茶习俗、采茶文化等,力争做成最具特点的茶文化博物馆。苏东坡在海南时有一只心爱的茶盂,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将其尽量归还到海南茶博物馆,还可以展示海南老古茶树种质资源、苦丁茶历史、老爸茶文化及海口早茶文化等。

  茶文化旅游开发茶文化资源的核心层是文化风情,也是动态活文化。如茶道、茶节庆、茶礼俗、宗教茶仪等。苏轼谪居海南短短三年,与当地黎族人民同吃同住,相处融洽,利用这些重要的苏轼与海南黎族人民生活的民俗旅游资源,可开展茶民俗风情游,提高海南茶文化旅游的竞争力。凭借内容丰富的茶文化艺术景观类资源,我们可以开展各种以茶为题材的黎族歌舞戏曲表演、赋诗填词、吟咏古诗名句、书法绘画、茶文化知识竞赛、茶文化联谊等多项专项旅游活动,其中包括苏轼的茶文学作品。它们往往集表演性、民俗性、群众性和参与性于一体。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寨风情园等可采用原地浓缩型开发模式,由于时代的发展海南中部苗族黎族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地区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而不再典型,一些重要的苗族黎族文化活动原本也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不能令游客完全领会当地文化旅游的风韵,故海南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可在当地选取合适地段兴建以当地茶文化旅游为民俗风情特色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文化旅游的精华。

  一、中英茶文化的内涵 1.中国茶文化内涵(1)“重农主义”的影响。“重农主义”思想本质上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茶从自然属性上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之后人工种植茶植物,则体现了人类的辛勤劳动和大自然的完美契合。(2)儒道佛主体思想的影响。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派别中,儒道两家应该是最具影响力的。道家讲究的是清修,注重的是自然、真,注重依照自然规律行事,个人的意愿要服从自然的发展。他们对茶的理解主要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角度,注重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儒家思想作为众多朝代的治国的根本思想,儒家思想赋予了独特内涵的茶文化成为中国志于为官的士子阶层的主要思想寄托。佛教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晚安博电竞,但是佛教思想自从其进入中国就占有一席之地,佛教被众多封建王朝统治者所礼遇,而早期僧侣对种茶、品茶的感悟逐渐形成一种特色的茶禅文化。他们也视这种茶文化为一种修行。 2.英国茶文化内涵在英国,各个阶层和各种行业的人都深受茶的影响。相比于中国人喝茶注重的和大自然的“和”这种“意”,英国人更注重茶饮的规律和格调。英国有早茶的习惯,早餐和晚餐茶比较受英国人重视,早餐茶系精选印度、锡兰等地红茶,通过加入牛奶或柠檬,精心调制出奶香浓郁的早餐茶,其味道非常特殊,既有茶的清香,又有牛奶的可口。英国人把这早餐茶看做是中西饮食习惯和餐饮文化的融合。中国的红茶也会出现在英国人的早餐茶中,如伯爵茶,就是以中国茶为基茶,加入佛手柑调制而成。这种茶有种特别的香味,功能就像咖啡一样,饮后能使人头脑清醒,活力充沛的开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二、对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的启示 1.出口品种多样的茶产品中国的茶产品品种丰富,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6大茶类,每个大类中有很多不同的品牌,如信阳毛尖,西湖龙井,武夷岩茶等。中国茶叶虽然品种多,然而在国际上比较知名的品牌却是凤毛麟角。中国目前的茶还处于前品牌时代,还是仅仅用口味来决定茶的价值,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品牌时代。因此,要注重国际市场开拓,发展中国的茶叶品牌。而中国茶具亦是种类繁多,分为采茶工具、蒸茶工具、干燥工具、冲饮工具等。经过中英茶文化对比分析得知,英国人主要喝的是红茶,茶具的选用主要是中国的瓷器,红茶和瓷器正式彼此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是茶文化交流的纽带。出口多样的茶叶与中国茶器,作为载体向世界传播茶中国文化。 2.发展相辅相成的茶精神产品中英两国都讲究以茶会友,不管是在平常的人际交往中,还是国际交流中官方接见,不管是普通人的日常交际,还是贵宾接待,茶都是彼此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中国人讲究的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与英国人讲究的悠闲静谧、高雅格调有着太多的类似和契合。文化的沟通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双方文化的“同”与“异”,刚开始的文化彼此碰撞会擦出很多的火花,彼此交流中的求同存异恰是能找到双方文化的共同点,并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纽带。 作者:张进军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种茶、制茶、泡茶、品茶都被认为是高超的技艺。现在,从中国人开设,将与茶相关的技艺统称为茶艺。因此,茶与其他艺术紧紧相连。比如茶与文学,我国著名的诗人白居易留下的千古绝句中和茶有关的诗歌就有六十首,而且本人也是品茶的行家;“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这是北宋苏轼在月明的夜晚取活江水烹茶的情景。茶的艺术还和书法、绘画、音乐等相辅相成,成为我国茶文化的精髓而源远流长。然而,我们这里所说的茶道艺术主要指的是学生掌握各种茶类的冲泡技艺,从而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茶文化及茶道艺术,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自身的艺术品位,更为他们在专业特长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培养,更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该课程不仅注重茶文化的理论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茶道技术,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培养成为茶艺师。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选课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对茶艺方面的特殊要求,通过对课程设置中的茶艺实践学习,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更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追溯到茶的起源已有几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我国的茶文化悠久历史,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茶都是人们眼里的好东西。《诗经》等有关文献记录,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诸类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从发现了茶的其他价值后才有了独立的名字“茶”。在食医合一的历史时代,茶类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药用功能是不难为人们所发现的。然而,由一般性的药用发展为习常的专用饮料,还必须有某种特别的的因素,即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某种特定需要。巴蜀地区,向为疾疫多发的“烟瘴”之地。“番民以茶为生,缺之必病。”故巴蜀人俗常饮食偏辛辣,积习数千年,至今依然。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茶的品质不同,喝茶的方式各异。该课程的设置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要熟知各地茶叶品牌、种类、喝茶习惯、方法等。高校旅游专业开设茶文化和茶道艺术课程,不仅能够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还能够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开设《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茶文化和茶道艺术》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学科特点采取学校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茶艺实践教学课程的学习实践和茶文化基础理论学习的时间比例应该是1:1。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开始学习冲茶、泡茶的技巧。我国的茶文化不仅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区性外,还具有国际性。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人文相融合,演变成了其他国家的茶文化。但是,对于茶道艺术的表演和创新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一朵奇葩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绽放。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茶文化悠久的历史、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茶饮及茶道等几个方面的基础知识教学和茶道艺术的学习。我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现代旅游重要的可利用资源。我国茶文化主要是指制茶和饮茶的文化。单从品种来说,茶的品种主要有绿茶、红茶、花茶、白茶、黄茶等等。茶具有其他产品没有的神奇功效。名山名寺出名茶,这是颠簸不破的事实。在环境优雅、风光怡人的自然环境熏陶中,茶文化也在这些地方生根发芽。在我国的很多名山大川的旅游胜地都有茶文化的渗透。人们到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闲暇之余到茶馆喝茶,看看茶道表演不但宣传了当地的茶文化,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还促进了旅游景点的大力发展。一方水土培育一方茶叶,尤其是在我国的南方很多地方,气候怡人,出产丰富,适合发展茶叶事业。比如安徽黄山的“黄山毛峰”,江苏洞庭山的“碧螺春”,四川峨眉山的“雪芽”都是享誉中外的特产。作为将来从事旅游专业的学生,对我国名山大川的了解中融入茶文化,在茶文化中进一步走进各地特色风情,为进入旅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比如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桂林的丽江、杭州的西湖等旅游胜景中的茶园,多数是海拔较高、植被保护好,茶园中到处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尤其是到了出暖花开的时候,漫山遍野的茶色绿芽,无不令人陶醉。因此,学校在教学茶文化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风景名胜与茶文化的融合,才能更好的为将来的事业做好创新性的服务。饮茶的习惯始于我国上古时代,在现代气息中被冠以很多文化气质在其中。比如品茶与人生,茶道与人道,茶品与人品等,茶叶已经和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还和人们的道德水平息息相关。的确如此,中国人在泡茶的过程中细腻的情感流露是其他国家的人们所没有的安博电竞。人们从煮沸的清水中看到茶叶在其中上升下沉,那是对生命的敬畏。中国的茶道植根于悠久的华夏文明,有着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是茶文化的精髓,也是茶文化的灵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茶道,对于他们进入旅游业是很有必要的。因此,要充分给他们操作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带着学生到旅游景点进行见习。

  理论教学法与实践操作法相结合是本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学校开设一定的专业课程,让学生学习茶文化的基础知识。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几千年的传统安博电竞。客人来访,一杯清茶是对客人的尊重。但是,在饮茶的过程中还是很有讲究的,主人在陪着客人喝茶的时候要随时注意客人杯的茶水的残留量。如果用茶杯泡茶,客人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目的是让茶水浓郁的程度基本保持前后一样,水温要合适。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待客技巧之后,在景区的服务过程中就能给做到运用自如,在接待客人的过程中不至于犯一些低级错误。游客在轻松的环境中也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茶文化和饮茶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茶文化的种类可以把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板块。比如茶的历史、茶叶的种类、茶的冲泡等等。每个板块再分成多个教学点,教学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开展创新性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学校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在具体的操作环节才能游刃有余的运用。学校还可以和旅游景点达成协议,让学生有实习的基地和机会,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条件,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该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强,涉及面广泛的课程,在教学手段的选取中多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比如在教学茶文化的历史时,就可以通过大容量的课件制作囊括更多的知识;在教学茶道的时候还可以与音乐文件相结合,以达到良好的视听效果。同时,还应该注重其他文化的结合,比如美术、舞蹈等文化融合,让茶文化得到最大限度的渗透。

  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方法很多。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考量学习情况,学生的作业可以是一次现场茶艺表演,也可以是一篇学习心得,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次茶话会、茶艺比赛等。具体来说,学生在学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各种检测进行考察,但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就需要在操作中进行。因此,对于学生的考核学校可以考虑采取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各占一定比例的方式来进行考核。比如理论知识采用试卷测评的方式进行,所得分数的百分比纳入该课程的总分,实践操作环节的考核可以设置评茶、选茶、泡茶、茶道、茶艺等内容,每个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比例设置,充分考察学生是否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在操作过程中要特别说说茶艺表演,各大类茶的冲泡技巧不一样,茶艺的表演也有所区别。比如绿茶的茶艺表演过程中,每一步动作都包含了深深的茶道。比如第一步“洗杯”冰心去凡尘。意思是茶是至清至洁的,所以冲泡的玻璃杯也必须是一尘不染的。第二步“投茶”清宫迎佳人。“戏做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这是苏轼的诗,他把茶叶比作绝代佳人,非常具有意义......每个环节都应该是给分点,考察学生对茶艺的掌握程度,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茶文化的熏陶能在生活中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获得成功,通过成功就能更加创新,让茶艺持续稳定发展。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为今后的就业拓宽道路。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程度、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自始至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整体把握课程并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修《中国茶文化》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学生家乡都有与茶文化相关的风俗习惯。每次开课的第一堂课,笔者以湘西苗族风俗习惯中与茶有关的婚俗以及湖南特有的虫屎茶等为例,亲身体会生活中的茶文化。

  一方面,在讲解茶的分类命名、茶的评鉴冲泡以及茶水礼仪等相关章节,笔者将代表性茶类和茶具带进课堂,并就每种茶和茶具的特点及用途当场示范“绿叶红镶边”、“三龙护鼎”和“凤凰三点头”等茶艺用语的真实含义;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随机抽取一种备用茶,推选代表初步判断茶叶品种和质量优劣,让学生对实物有切身的感性认识,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收集地方名茶,或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大商场、超市和茶叶专卖店收集茶样,或自行调研茶叶价格和消费水平等。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把《中国茶文化》课件中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数位化,并将其集成在一起,具有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茶的分类和茶的冲泡技艺等章节讲授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穿插播放了教学短片“六大茶类”和“茶艺表演”等短片;在讲解茶文化在电影等艺术创作的作用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电影“绿茶”和“茶色生香”等片段中以茶为载体的艺术表达形式。以上多媒体技术将《中国茶文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课堂笔记与出勤占总分的30%,其中课堂笔记随机检查2次,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占总分15%;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缺课3次以上者视为自动放弃该公共选修课。笔者每次开课的第一节课重点强调了课堂笔记和出勤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积极出勤,并及时总结、记录课堂上的知识点。笔者在统计《中国茶文化》课程出勤时,每缺一次课扣3分,平时成绩少于12分。

  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占总分40%。笔者围绕当前茶文化的动态,准备了“茶文化发展是硬件重要还是软件重要”、“茶文化与生活”和“茶与健康”等10余项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组内成员明确分工,任选一项议题课后搜集资料,整理并制作ppt展示汇报,最后根据每组汇报情况展开讨论。每组汇报计时5分钟,教师及学生评委根据课件制作和汇报情况综合打分。以上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论文写作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自主查阅科研文献和培养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术等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中国茶文化》课程论文的写作是考核学生掌握茶文化系统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规定课程论文的框架,学生自主选题,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术写作规范要求。笔者以“爱茶者说”、“品茶品人”以及“茶品人品”等立题,要求学生从中任选其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字数3000左右。以上课程论文写作部分占总分30%。

  从目前学者们对生态旅游、茶文化旅游以及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各种论断中,可以初步归纳总结出关于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即一是旅游目的地一定是名山,或正在形成的名山,而且必须产茶、经营茶,并有茶农社区和经营主体茶农;二是旅游内容一定要有将茶叶生产、加工、消费的全过程并化解为种茶、采茶、制茶、观光茶、品茶、购买茶以及欣赏茶艺、体验茶道等旅游者可参与可体验的旅游活动,而且形成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茶叶生产社区与茶文化旅游者双赢的协调和谐局面;三是既强调对名山自然生态环境和茶文化景观的保护,又要保证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茶文化环境中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享受中国博大精深茶文化的美;四是旅游者一定要有强烈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对中国政府关于建设“两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有深刻认识,是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中国的名山尤其是南方名山,一般都具山美、水美、林秀的特点。按照传统的审美观,一般都具有雄、奇、险、秀、幽、旷等美的形象特征,而且具有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故而“自古名山僧占多”;也是学者盘桓、文人墨客登山和游山抒发胸怀的重要对象,也就有孔子的“仁者乐山”之说,以及“陶渊明性本爱丘山”、“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徐霞客一生与山结生死盟”之举,旅游业也就成为了现代名山开发建设的主导产业。茶文化生态旅游所提供的是农旅结合、“禅茶一味”而最富生机和活力的高品位旅游产品,从而丰富了名山旅游活动的内容。中国的名山旅游特别是中纬度地区的名山都具有淡季、旺季之分的弊端,而茶为多年生常绿作物,即使冬季,仍可形成“冬雪初雾吐白花满川谷,弥望新粲,异香拂人,寒蝶冻余,迎距宛转如春日”(清王船山《莲峰志》)的活力,亦可充分利用其景区旅游淡季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名山景区多有发达的前山和相对落后的后山之分,茶产多集中于后山,一般保持着原始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扶持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就成为了缩小名山景区区域差异、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五岳之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五岳独秀”是对南岳衡山生态环境建设的总结和概括。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72峰间终年云雾缭绕,清泉涌流,瀑布跌水棋布,河水四季丰盈。并有烟云异彩、雾松冰雪、日出奇观、海市蜃楼等特色天景现象。南岳之秀关键在于其林,有林则山青水秀。南岳衡山的森林植被率高达94%,构成特有的“林海”、“竹海”、“花海”奇观,还保持着十多处寺庙周境的次生原始森林,并有金钱松、绒毛皂荚、银杏、红花油茶、云锦杜娟、白玉兰等稀有珍稀品种,而其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在于其多方面的关注重视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地大山深的南岳衡山,历史时期多为无主公山,其山林容易受到人为破坏,但其保护和建设历来受到地方政府以及社会贤达,仙道名僧的呼吁保护和积极倡导。如在那“襄劝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旧唐书地理志》的唐代中后期,南岳衡山就曾受到畲瑶先民的斩伐烧畲,其时居住于南岳衡山的玄泰禅师特作《畲山谣》呼吁保护山林;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担任潭州刺史时,为南岳衡山禁止毁林垦荒而了《约束榜文》。在名山建置上,最早五岳各设岳牧,宋代诏五岳各置庙令,明代设永寿司,清代设僧纲司、道会司,乃至民国初年到建国前夕,官方先后在南岳衡山设立了“小林区管理局”、“林垦局”、“管理局”等林管机构;建国后山林一律收为国家所有,并先后设计了南岳林场、南岳园艺场、南岳树木园等管理机构,对其山林进行了统一管理和开发,有力推动了南岳衡山的生态环境建设。

  南岳衡山七十二峰连绵,又正好处于世界“绿茶黄金纬度”(北纬25-31度)地带,其茶叶生产的历史始于汉代,但识茶、用茶的历史更为久远。据清代黄本骥《湖南方物志》载:“湘中产茶不一其地,佳者有衡山之钻林,盖极高岸磴所产,日色不到之处,往遣捷健樵者缘木采之”,实际上这是一种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的野生茶种,至今尚遗留有20多个品种。茶叶最早称为“萘”,湖南的茶陵(包括现今的炎陵县)古称“萘乡”(景阳山)、萘水(?水),《汉书地理志》的萘陵即“茶陵”。唐陆羽引《茶陵图经》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可见茶陵一带西汉或更早就种植茶叶了。而茶陵古代曾一度属衡州府管辖。?水中下游即流经衡州府,并于衡山县境注入湘江;在南岳衡山一带至今留有众多的炎帝及其弟子的遗存遗迹。“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传说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还有陆羽茶经也有关于“衡州茶,生衡山山谷”的记载等,由此可以认定南岳衡山识茶、用茶、种茶的历史不晚于汉代。但其大规模种植和加工始于唐代中期,而且是其时重要产茶区,也是著名贡茶之一,《茶经》还将衡州列为全国产茶四十三州之一;在宋代的南岳衡山仍然是全国重要产茶区,而且其茶叶大量销往北方,乃至明清仍然是“沿山皆茶,满川谷”(王船山《莲峰志》),足见其古代茶叶生产长盛不衰的历史。

  南岳衡山茶文化根基深厚,茶诗、茶文、茶歌、茶楹联文化得天独厚。“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自云凌烟硝露,采摘春山芽”(唐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小园茶树数千章,走寄萌芽初得尝。虽无山顶烟岚润,亦有灵源一派香”(朱熹《夜得岳后庵僧家园新芽》);“浮瓯雪色喜初尝,中有祝融风露香。径欲与君同晤赏,短檠清夜正相望”(宋张?《上封新茶》;“荆楚腊将残,江湖苍莽间。孤舟载高兴,千里问名山。雪浪来无定,风帆去是闲。石桥僧问我,应寄岳茶还”(唐齐己僧《送人游衡岳》;“深山三月雪花飞,折笋禁桃乳雀饥。昨日刚传过谷雨,紫茸的的赛春肥”(清王夫之《摘茶词》);“破门破屋破沙锅,住在溪边煮月多。挑担柴米来一捆,拾象橡粟老烟波”(清破门僧《摘岳茶志之以诗》)等咏茶名章佳句炙烩人口。唐代杜荀鹤、杜甫,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等诗文大师也都有咏颂南岳衡山茶的诗篇不少。仅朱熹、张?的《南岳唱酬》一书中就有咏茶诗7首,明未清初著明哲学家王夫之竟达10首。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南岳衡山日记中也有关于“中立(僧)以芽茶馈”的记载。现代,咏南岳衡山景的新作仍然不少,如“路陡山高险,心愉步缓松。茶叶层绿绿,树树傲冬隆“(陈兴琰《重登南岳》),“大寨精神辟地才,银锄挥地岳云开。新茶叶展春仍驻,华盖峰高客数来”;烟霞峰下夏禅鸣,雨过茶山满眼青。昔日诗僧留妙句,三杯淡绿醉心灵“(谢洪治《烟霞峰品茶》)”。还有湘潭大学杨春秋教授的南天门茶联:“到南天门歇歇脚,喝杯茶去;到祝融峰看看山,携朵云来”,以及著名歌唱家何纪光的“挑担茶叶上北京”等,都极为传神,共同形成了南岳衡山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宝库,为其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提供了丰厚的精神食粮。

  品牌,是信誉的保证和对消费者的承诺。美国著名广告专家茉利莱特曾说:“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第一核心要素应该是优质的品牌有机茶。众所周知,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食品。有机食品是中国一般绿色农产品的最高层次,是一类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位的环保安全食品。有机茶就属于有机食品之列,而且我国第一个有机食品产品就是由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浙江省进出口公司于1990年联合开发的有机茶。。因此有机茶本身就是品牌。南岳衡山的“南岳云雾茶”即属于一个有机茶品牌产品,并以其“香高、色绿、味爽、形秀”等特征,而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和中国优质名茶,其茶多酚、氨基酸氮水浸出物、儿芽数总量等方面的指标值与“龙井”、“碧螺春”等国内名茶相比均不相上下。其龙池茶场就是获得湖南首家有机茶认证的生产基地,2005年至2007年获得欧盟和美国颁发的有机茶证书。就是这么一个产品,种植规模不上万亩,产量不上万斤,单位面积产量与产值都相对很低,没有形成真正的品牌产品优势。为此,必须强化品牌意识,加大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内部整合,外部联合,做大做强南岳云雾茶这一品牌,不仅要有质高量大的南岳云雾茶保证市场供应,而且要在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中,让旅游者看到的是茶园,闻到的是茶香,听到的是茶歌茶调,吃到的是放心茶饮料,欣赏的是茶文化,带走的是品牌南岳有机云雾茶。

  无论是发展生态旅游,还是进行生态有机茶的生产,都有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部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及“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生态环境的本底极有利于优质的机茶的生产。经国家环保局有机茶发展中心对其茶园的大气、水体、土壤等10项环境指标进行严格监测和检验,被认定为一切均符合发展有机茶生产条件。另据有关资料显示,其茶园1979年以来就禁止使用化学农药,保护和利用其天敌,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使茶园天敌与无害虫种类比例至1996年便接衡水平,从而大大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定认定,其有害物质理化检测明显低于国家现行水平,但其大环境不容乐观。首先,所接待的国内外游客超常增长,且季节分配的极不平衡。如1980年所接待的国内外游客为25万,至1985年近100万,5年增长4倍;进入21世纪增数仍然不减,2010年为420万人次,至2012年达608万人次,而又一直集中分布于南岳衡山约80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的8月至10月,使得前山南岳古镇至祝融峰一线每当旅游旺季更是人满为患。目前南岳衡山的主要茶园又多分布此线的两侧,给茶园环境无疑带来一定影响。其次,在南岳衡山景区周边原有京广铁路“107”国道公路基础上,已是高铁客运线、高速公路线纵横交错,不仅促进了其景区人流物流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景区周边古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样会给景区及其茶园带来影响,其环境保护和建设就显得到十分必要和紧迫。唯有办法,一是精确测算出其环境承载量,限额接待年进山游客数量;二是调整优化茶园布局,在“南岳云雾茶”品牌建设前提条件下,将新建茶园尽量布局于后山及其周边适宜地带;三是进一步加速其生态环境建设。

  教师要结合阿坝州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具体条件来进行教材的编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教学,因此,要结合已有一些教材作为基础,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为底本,《茶艺百科知识手册》,和其他茶文化相关教材为资料,学校专职教师根据茶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阿坝州的具体情况进行编撰,确保实用。

  茶文化的课程设置主要从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考虑,课时的比例应该是1:1.茶文化理论讲解主要从茶的饮用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对茶艺和茶道的重点介绍。比如:客来敬茶,茶与民俗民风,茶与歌舞及楹联,茶会,茶馆与茶艺馆,茶的传说;茶与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结及旅游,品茶与茶艺,茶与茶艺,茶与文学,书画艺术欣赏等;茶性茶德,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诠释,茶道与饮茶,名家与茶,中日茶道史实比较;茶文化之当代实践,茶文化和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也是该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熟练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从容流畅的介绍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旅游管理学生是否能够开发茶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内容,因此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需要到茶艺馆进行参观、学习各种茶叶的冲泡方法和茶艺的表演等技巧。学校还可以联系旅游公司让学生到相关场所进行顶岗实习,给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于该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个性及交往中的表现形成对学生的认知,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安排一个茶道方面专业技能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对茶艺的欣赏水平和茶艺表演的展示会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该课程由于是新开设的课程,可以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的选修课,在大二的时候开设,时间为一年,共72个学分。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这部分考核可以从平时的学习状态、课堂展示、学习心得、考勤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据期末检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从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等方向让学生撰写论文或者开展课题研究。为确保论文的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本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简要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规定完成的论文不能少于五个参考文献。其次是操作考试,这部分的重点放在茶文化讲解和茶道茶艺实际操作的考核上。两种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们也可从后世茶文化的发展来追寻古代西域茶文化。西域的农耕民族、游牧民族都普遍接受了茶文化,不过没形成地方或民族特色罢了。像南部绿洲居民,除奶茶外,还喜欢饮清茶、盐茶、糖茶,而北部草原居民善饮奶茶。茶是新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柯尔克孜等民族,都非常喜欢喝茶,他们常说“无茶则病”,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可见茶对他们来说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当饮茶风俗传入西域之后,西域人民,特别是牧区的广大民众就逐渐被饮茶的好处所吸引,出现对茶的积极需要,这一需求,正是西域茶文化发展及茶马贸易逐渐出现的背景。

  应注重和亲在饮食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亲之盟,这种婚姻关系中对我们特别有意义的是,婚嫁时必定互赠礼品。中国朝廷在公主下嫁时,陪赠丝织品、布匹和各种食物,并且以后每年都必有这类礼品赠送,成为一种习俗。畜牧部落的首领,主要是以马回赠。”如《汉书西域传下》载“:元康二年,乌孙昆弥因惠上书:愿以汉外孙元贵靡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畔绝匈奴,愿聘马、骡各千匹。”和亲公主带去的异地饮食必将对西域小国上层饮食阶层产生一定影响。《汉书》亦记载“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唐曾与回纥、吐蕃和亲。唐朝和吐蕃的和亲,在促进饮食文化交流方面所起作用明显。唐朝赠予吐蕃的礼品中,除生产资料外,还有相当多的生活资料,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饮食文化不断传入吐蕃。《西藏王统记》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除被赐予金玉告身文书、经史典籍、种种金玉饰等之外,还被赐“诸种食物烹调法,与及饮料配制方”等,该书还记载文成公主得知藏地无蔓菁“,遂携蔓菁种子,复造车舆,置觉阿释迦像于其上”而入吐蕃。上述“诸种食物烹调法”及“饮料配制方”是否包括茶文化呢?当时唐饮茶之风如此之盛行,唐宫廷之人受其影响是必然的。因此,也不排除和亲公主及随从带去中原茶文化,并对回纥、吐蕃的上层饮食阶层产生一定影响。但因为没有茶的明确记载,也只能推测而已。

  《汉藏史集》虽写于藏历第七饶迥之木虎年,即1434年,但此书是藏族历史上一份珍贵的资料,在国内属于罕见的珍贵史料之一。该书认为“在吐蕃国王都松莽布支亦称龙朗楚吉杰波的时期,出现了以前未曾有过的犹如天界甘露般的茶叶和茶碗”。该书还概述了“茶叶和碗在吐蕃出现的故事”。国王都松莽布支得了一场重病,当时吐蕃没有精通医学的医生,国王只能注意饮食行动,加以调理。当国王安心静养之时,飞来一小鸟,口中衔着一把树枝,枝上有几片叶子。国王摘下树叶的尖稍放入口中品尝其味,觉得清香。加水煮沸,成为上好饮料。于是国王召集众大臣及百姓,表明自己病中对其他饮食一概不思,唯独小鸟携带的树叶作为饮料十分奇妙,能养身体,是治病之良药。并许诺重赏找到此树叶之人。有一大臣到汉地一密林中找到此种树,并将树枝送到国王驾前。国王疗养病体,亦大获效益。后吐蕃使臣将汉地造碗的工匠请来,按国王的吩咐制成兴寿等六种碗,吐蕃叫作兴寿的各种碗,这以前汉地也未曾有过。这即是茶叶和碗最初在吐蕃出现的情形。吐蕃国王都松莽布支在位时间为676704年。不管茶入吐蕃究竟是在松赞干布赞普时期还是都松莽布支赞普时期,茶文化在唐代吐蕃已有一定发展,当是无疑的。据李肇《唐国史补》下卷中就曾记载常鲁公出使吐蕃,发现吐蕃赞普帐中已有寿州、舒州、顾诸、蕲门、昌明等地名茶。到宋时,饮茶习俗已在藏族人民生活中普遍风行,《新安志》卷7《洪尚书》记录“:蕃部日饮酥酪,恃茶为命。”《续文献通考》卷二二记载“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而一饮食风俗的形成,特别是接受外来食物直至形成风俗是个逐渐的过程,宋代藏族茶文化的发展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从中可追寻唐代藏族茶文化的发展。吐蕃吞并吐谷浑,开始加入西域争夺,后来取代唐朝接管西域。吐蕃在唐代新疆历史舞台上活跃了一个多世纪并对其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吐蕃在西域活动期间,吐蕃人和西域各族人民互相交往,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条件。唐开成五年(840)回鹘汗国解体,回鹘西迁,结束了吐蕃的西域统治,成为西域的新主宰。茶文化在吐蕃的发展,必对周边民族,包括西域民族产生一定影响。也就是说,茶文化在吐蕃的发展必定促进茶文化在西域的传播。

  关于茶马贸易究竟始于何时的问题,人们早已经关注此问题。“茶马互市贸易的起源有唐代、五代、宋初三种说法:在唐代又有唐与回纥、唐与吐蕃之始的两种说法,各家论点不一。”茶马互市,至少需要以下两条件:其一,中原茶文化传播、发展一定到一定程度,且中原要有可供互市的茶叶;其二,边疆民族有茶的客观需要。唐代,我国的茶文化有了很大发展,陆羽更是以一本《茶经》流传于世,为他赢得茶圣的美名。从唐代开始,我国南北人民中才出现普遍饮茶的习惯。唐代中叶以降,茶叶生产有了快速发展,能够向社会提供大量商品茶,茶叶消费状况急剧变化,品茶啜茗飞入内地寻常百姓之家,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部分。唐人李珏《论王播增榷茶疏》指出“: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渴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杨华《膳夫经手录》记载唐代人们已是“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吴玉贵先生认为“:饮茶者在唐代也由僧人、文士向社会各阶层普及,甚至在许多地区形成了比屋而饮的局面。在饮茶风俗的影响之下,无论茶叶的品种还是泡制的方法,都比前代有了较大的发展。“”最可注意的是,饮茶风俗这时已波及了唐朝周边的青藏高原和漠北草原地带。”在唐代,茶文化已经逐渐传播至回鹘、吐蕃民族应是不容置疑的。《封氏闻见记》卷六记载“: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盛,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书隐逸陆羽传》也有类似的记载:“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羽愧之,更著《毁茶论》。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两书记载相吻合。随着中原地区茶叶产量的增多和饮茶风气的形成,回鹘、吐蕃等民族在与中原汉族人民的交往中,逐渐吸取了汉族人民的饮茶风俗。

  茶马贸易的追本溯源,不能只着眼于官方贸易,应注重民间贸易的作用。西域人民有茶的需要,而中原茶叶生产在唐又有了大发展,故在经济交往中,出现出卖马匹、购买茶叶的商品交换,并逐渐出现茶马贸易应是理所当然的。殷晴先生认为唐太宗定高昌后“,以绢马贸易和茶马贸易为中心的互市也趋向兴旺”“,西突厥及突骑施、吐谷浑、回纥诸少数民族多通过互市以马牛等换取中原的绸缎、茶叶、瓷器等物品”。商业是回纥汗国建立以后兴起的一个重要经济部门。维文版《尔族历史》一书甚至认为“:回纥汗国的商人从中原地区采购大量的丝织品、工艺品以及茶叶之类的物品运到天山南北、中亚诸地销售。”但目前本人手头资料中还未见直接相关的材料。自唐代中叶开始,茶业经济逐渐崛起,茶叶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与宋代相比,毕竟是处在一个发展的开始阶段。源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所限,在唐代,西域民间饮茶之风不是很盛行,茶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奢侈品。吐蕃、回鹘下层平民饮茶和一般商人贩茶尚不见于记载。《封氏闻见记》记载回鹘“市茶而归。亦足怪焉”,此也可为之证。郭孟良先生说“:据考古发现,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唐墓出土物中,有一幅绢画《对棋图》,上面画着一个手捧茶托端茶献茶的侍女,说明茶叶贸易和饮茶之风尚已深入到新疆地区。”笔者遍查吐鲁番地区考古资料,发现郭先生说的应该是指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葬出土的“弈棋仕女图”及“侍女图”,侍女图,唐(618907),纵61.2厘米,横6.5厘米,1972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绢本,设色。图中两位侍女姿势一样,均呈垂立一旁捧手恭命状。但画中并未有“手捧茶托端茶献茶的侍女”,郭先生认为“茶叶贸易和饮茶之风尚已深入到新疆地区”之说法似乎也夸大了茶文化在唐代新疆的传播程度。当然,中唐之后,西域茶文化逐渐发展,茶马贸易逐渐出现当是无疑的。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各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方面都发挥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传教士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传入欧洲的同时,随着海道的畅通和中西方海上贸易的不断扩大,欧洲商人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玉器、屏风、扇子、家具、茶叶等大量带入欧洲,欧洲人被这种东方情调和东方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正如德国学者利奇温在他的《18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中写道“:开始由于中国的陶瓷、丝织品、漆器及其他许多贵重物的输入,引起了欧洲广大群众的注意、好奇心与赞赏,又经文字的鼓吹,进一步刺激了这种感情。商业和文学就这样结合起来了。(不管他们的结合看起来多么多么离奇)终于造成一种心理状态,到十八世纪前半叶,使中国在欧洲风尚中占有极其显著的地位。”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在17、18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开始热衷于中国趣味,历史学家们将这种热潮称为“中国式风格”。

  茶、咖啡和可可统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从前2700多年开始,中国人就开始饮茶。在众多文人墨客的推崇下,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茶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几千年来,以茶为载体,产生了大量的茶诗、茶联、茶经、茶谱、茶艺等文化作品。而中国人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内外传播着这种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使它融入到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国茶叶大辞典》把“茶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属“中介文化”。茶文化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出现、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人们文化需求的提高而孕育产生的。在中国古代,茶叶可以作为皇家贡品,佛教把茶叶列为专用滋补品。权贵人家把茶作为身价的象征,作家诗人把以茶待客奉为最高礼遇。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有茶叶“人家不可一日无”之说。茶文化具有的安宁安博电竞、高雅、深沉的特性,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和民族风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嗅出茶文化的气息,品茶已成为人际交流的纽带和桥梁,被中外普遍接受,从而使得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经久不衰。茶文化不仅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优秀思想和文化的浓缩,也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

  茶叶传入西方,是从17世纪中国明朝末年开始的,当时的海上强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以东南亚为中心的整个亚洲贸易。1610年,荷兰人将第一批茶叶从澳门运到了欧洲。整个明清时期,荷兰始终在世界茶叶贸易中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安博电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荷兰是欧洲最主要的茶叶转运国,欧洲最古老的茶叶市场就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那里的茶叶拍卖闻名于欧洲。因此,中国茶文化首先影响的是荷兰的社会生活。茶叶传入荷兰伊始,由于供不应求,价格十分昂贵,只有皇室和贵族的人才有能力享用,是上流社会用于社交的奢侈饮料,当时的茶叶甚至与药品一同销售。当时的荷兰人认为,喝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于是,茶文化很快风靡了整个上流社会。由于人们对炫耀身份、显示品味的追求,饮茶之风在荷兰的上层社会中发展到几近狂热的程度,许多贵妇都对饮茶情有独钟,她们组织了很多饮茶俱乐部,整日沉浸在饮茶的社交礼仪中,甚至对家事置之不理。

  18世纪初,一部名为《茶迷贵夫人》的喜剧,就真实而生动地演绎出了当时的饮茶风尚,同时说明中国的茶文化早在17、18世纪就对欧洲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到了17世纪下半期,随着茶叶输入量的增加,茶叶的价格开始下降,中国的茶叶开始在荷兰的食品店里销售,饮茶之风开始在整个社会普及,中国茶文化开始比较全面地影响荷兰大众的生活,荷兰人开始形成喝早茶、午茶、晚茶的习惯,各种茶室、茶座也应运而生。达官显贵们则在自己的家中专门设立一间茶室,用来放松或待客,这一生活方式像极了中国明清时期的文人,他们也非常喜爱在茶室中享受清静饮茶的乐趣。同时,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荷兰人还非常讲究以茶待客的礼仪。从迎客、就座、敬茶、品茶,到寒暄、送别,都遵循严谨的礼节,这充分体现了东西方精神文明的融合。在荷兰之后,英国是受中国茶文化影响程度最深、范围最广的国家。早在17世纪30年代,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文化从荷兰传入了英国。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王室。公主的陪嫁中有许多当时非常珍贵的红茶和砂糖,她每天都要饮用这种加了糖的红茶,就这样她将葡萄牙的饮茶和茶会习俗带进了英国王室,整个17世纪下半叶茶叶都成为了英国宫廷新的生活方式。后来,英国不满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所有茶叶贸易,便悍然发动了对荷战争。最终英国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从此,英国就夺取了荷兰在亚洲的茶叶贸易权,并以中国福建厦门为根据地开始了茶叶贸易。

  17世纪末,中国的茶叶开始直接被通过海运送到英国。因此,到了18世纪,英国城市中茶馆林立,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爱上了饮茶,饮茶成为了人们生活和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茶会”的惯例也从中国的明末清初时期开始一直沿袭至今。作为一种社交方式,英国人通过参加茶会扩大交际、获取信息、学习为人处世之道。英国人是欧洲人中最早用自己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来表达茶文化的。英国茶商托马斯加尔威1600年就写过一本名为《茶叶的种植、质量与品德》的书。在英语中茶最初就叫cha,到了19世纪下半期,在法国人的影响下,英国上流社会才按中国福建方言的发音将茶称做Tea。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讲究“以茶助文思”,这一文化理念也在英国文坛有所反应。据说18世纪的英国著名作家赛缪尔约翰逊获得写作灵感的方式就是每天都饮一杯茶。同样生活在18世纪的英国诗歌界的代表人物乔治戈登拜伦曾写过一首名为《为中国之泪水绿茶女神所感动》的诗,对当时饮茶之风盛行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长期以来,茶一直是英国人的主要饮料之一,同时茶文化在英国的历史和文化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茶文化对英国文化影响的范围之广、时间之长都是毋庸置疑的。从中国明清时期开始,中国茶文化远播欧洲,中国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茶的传入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和贸易,同时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和用餐习惯。最重要的是,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丰富了欧洲各国的文化内涵。随着饮茶在欧洲盛行,中国茶文化逐渐融入欧洲的本民族文化之中,欧洲人形成了适应本土的饮茶习俗和自己独特的茶文化。饮茶还对拓宽欧洲人的社交生活和丰富他们的娱乐活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这一时期涌现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也是饮茶之风盛行的反映。

  “言茶必曰唐”,大唐中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饮茶之风也随之呈风起雨涌之势在这种社会大氛围之下,饮茶的风光一时与蓬勃成风也就可想而知了。据封演《封氏闻见记》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当时,茶品种类增多,茶铺争相设立,人们对于饮茶的认识也已深化,且更趋向于对饮茶方式的讲究和专用茶具的呼唤。唐以前,西汉至六朝时,古人的饮茶方式为粥茶法也称为痷茶,这种饮茶方式和煮菜粥差不多,有时还将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放入同一容器一起煎煮,但陆羽认为这样的茶汤如“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唐以后,此种较原始的饮法逐渐被取代,饮茶方式也开始变的十分讲究。如用在春天时采摘下的茶芽(茶枝上的芽)、茶荀(籽下种后萌发的幼芽)先行蒸烤,再揉搓研碎并加入香料,最后压成茶饼。饮时,则须把茶饼碾碎成茶末。之后,或将茶末倒入在茶釜内的热水中(记于《茶经》陆羽)。或将茶末放入茶盏,然后用装着开水的有嘴茶瓶向盏中注水;一边注水,一边用茶芜在盏中来回的击拂,名曰“点茶”,(记于苏底《十六汤品》)。品饮艺术的崛起、饮茶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与之相伴的茶具的变革。唐以前,人们使用的茶具还是与食器、酒器混用的,但随着对茶文化认识的深刻,人们不再满足用盛饭菜的土钵土碗来饮茶。随之而来的是茶托在唐代的茶事中已经发挥功用,在相关资料中可以求证,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传为唐代阎立本的名作《萧翼赚兰亭图》中,所绘制的唐代煎茶场景,对煎茶器具的刻画细腻生动。图中可以看到,侍童正以茶托端着一碗刚刚煮好的茶水,瓷质茶托的造型十分明显。唐代人们习惯席地而坐,进食时为免食物掉落已有杯托和碗托。且唐人饮茶以煎茶为主,茶水很烫,茶托的使用自然必不可少。

  茶托一般是由与茶盏相同质地的瓷土和陶土烧制而成的,托的形制,釉色,以及装饰风格的设计一般都和盏相一致,唐代的茶托造型、质地都极为丰富:以敞口,斜直腹、玉璧底为常见器型,陆羽《茶经》中说:“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而已”,由此可见唐代的茶托常常设计成荷叶卷边状,而盏则呈莲瓣状,宛若出池荷花,生机勃发,颇为精巧动人。在中国陶瓷史上,唐王朝是个辉煌的时期.北方,南方窑场林立,从已知的考古资料来看,不少窑场规模都相当大,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特点.受当时饮茶风气的影响,包括茶托在内的各类瓷质茶具也逐步发展和生产.从考古资料中整理得知中唐时期的茶托外壁由于受金银器的影响有的划四条竖棱线,且内底托圈较浅。而晚唐五代的产品内底托圈较高,与口沿平行沿面与内底多刻划荷花纹、荷叶纹。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的五代青瓷刻花茶托.托盘口沿为六瓣形葵口,高圈足.盘内边沿和腹部刻有蜂蜜和花卉纹饰。整体造型精美,胎质细密,釉色纯净,制作工艺及其精湛。作为唐代茶人情有独钟之茶具之一,可以显示茶托在唐代是广泛使用并且受欢迎的。

  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无法脱离其时代和文化的,茶托亦是如此,唐瓷茶托作为唐代陶瓷艺术的重要种类,承载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并与当时人们的生活行为、审美趣味、饮茶方式等相契合。唐代茶托艺术在继承了前人艺术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些造型丰富的茶托,即于饮茶方便适用,又增添了饮茶的情趣,也充分展示了当时手工制瓷的高妙之处。

  陆羽《茶经》中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被称为茶树之摇篮。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起源久远,长盛不衰,传遍世界。陆羽《茶经六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茶从药用、食用、祭祀演变为饮用,至唐代首开全面饮茶之风,从朱门到柴门,比屋皆饮。

  盛唐时期,茶叶生产发展迅速,茶区进一步扩大。陆羽根据产茶区特点进行了茶区品质优次划分和评价,唐代全国行政区分为十道,道下辖若干州。将全国划分为八个茶区(一级茶区),二级茶区以州为名。唐代已有76个州产茶,茶叶名品有150多个。产茶地区的格局在唐代基本确立,对后人研究各地茶叶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乃是极珍贵的资料。

  陆羽把茶事作为一个艺术过程来看待,灌注了美学意境和氛围。《茶经》中记述有关茶之采摘、加工制作、储藏器具十五种,茶叶加工工艺“采、蒸、捣、拍、焙、穿、封”“七经目”,煎饮器具二十四器,始创“煎茶法”,摸索茶艺“精茶、真水、妙器、活火”等诸要素把握,客观总结茶叶生产和茶艺技能。《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反映唐代茶叶生产和茶文化发展状况。“天下益知饮茶”,其后尚茶成风,饮茶时尚的形成又进一步促成了茶文化昌盛。

  茶的特性和功能是茶文化兴盛的物质基础,唐朝经济制度变革和宗教、政治、士族社会变迁、文化导向、经济发展等诸因素,奠定了茶文化兴起和发展坚实的社会基础。

  唐代茶人众多,“不可一日无茶”。茶具有消食化积、生津止渴、清心安神等保健功能和特性,为唐代茶文化的盛行奠定了物质基础。茶文化的教化民众、规范行为、维系群体、调节心理等社会功能,有助于茶道大行,培养社会俭德风尚。唐朝实行禁酒令,抑酒扬茶、以茶代酒、开源节流;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以茶为媒,为外交增添了一张“和”牌;茶入诗画,茶会、斗茶、禅茶、品茶和茶道等逐步形成和兴盛,刺激了茶叶消费,推动了茶叶生产,促进茶文化传播,对唐代社会各方面都起到积极影响。

  盛唐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外交活跃、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正是在这样巨大背景和谐的环境下产生了茶文化。茶是影响唐代社会经济进程与特征的三大商品之一,与之相对应的是茶市出现、茶税与贡茶制度相继产生。茶税对唐代经济的作用仅次于食盐和酒。严格的贡茶制度,显示臣民忠于帝王。贡茶制度的规范化、规模化从深层面提升了茶叶的精神消费内涵,扩大了民间饮茶习俗的文化意蕴。贡茶是唐代茶叶科技和茶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唐朝安史之乱前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茶叶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在南方茶区,兼营茶叶生产或专门从事茶叶生产的“茶园户”应运而生。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商资本提供了肥沃的孕育土壤,当时“周流天下”的富商大贾很多都是茶商。大量的茶商资本往来于城市乡村,沟通了茶叶生产与市场的联系,茶商资本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渗入到茶叶生产领域,资本的注入保证了茶叶生产和流通,使新出现的茶商阶层社会地位提高,成为茶文化普及的一股重要力量得到社会认可,加快了茶文化世俗化普及进程。唐朝经济制度的变革使得带有资本主义萌芽色彩的茶叶经济迅速发展。

  唐朝活跃的对外交流促进了茶文化向外传播。大唐盛世,四方纷纷来朝进觐,形成了唐帝国为万国之首的政治格局。随着对外交往和贸易,茶及茶事外传,茶文化从本土走向国际化。唐代“输边和亲、茶马互市”逐步带动周边少数民族饮茶习惯,进而播布海外诸国,茶成为日本茶道之源、熏陶越南饮茶时尚,沿丝绸之路辗转至阿拉伯乃至罗马。东风西渐,唐代茶文化久远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积极影响。

  唐代茶风之盛,独步一时,茶与社会各阶层广结善缘。佛教禅宗重茶,茶风率先形成,茶文化得以确立;皇室朝廷崇茶,为茶文化提供制度保障;贵族士人、文人墨客誉茶,茶事与艺术和谐相融,茶助文思、益智开慧,使茶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百姓扬茶,茶事富有特色,茶文化得以普及推广。茶延续至今,经过上述“四股力量”相互作用和推动,从茶树的栽植、茶叶的采摘、加工制作和相应的茶艺、茶俗文化艺术创作,赋予茶审美上的意义,将饮茶从疗疾解渴的日常生活层面提升到精神寄托、修养教化的手段,体现一种特定的文化心理,包含着一种特定的文化意蕴,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绚丽多彩的茶文化。名人、名记、名颂、名传,茶文化得以兴盛和发展,源远流长。

  唐代佛教盛行,僧占名山,“农禅”寺院经济兴起,山高雾大出好茶,僧人斗茶传茗,使得饮茶在唐代蔚为盛行,促成了茶文化的确立和兴盛并直接影响到全国和社会各个层面。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以茶斋戒,以茶参禅。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是坐禅时助驱睡魔,二是满腹时助消化,三是“不发”,即抑制各种欲望,饮茶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中唐时百丈怀海创立《百丈清规》,此后寺院茶礼越来越规范,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一种特殊现象。僧侣饮茶,击鼓为号谓之“茶鼓”,僧寺茶室谓之“茶案”,寺庙管茶制茶之僧谓之“茶僧”。在清寂古朴的禅堂内,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清心、以茶斋戒成为禅宗僧人日常的功课,这是禅门茶道的特色。由此出现了僧人嗜茶、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的风尚。茶事、茶礼的日常环节,经禅宗禅师发挥,增添诸多参禅悟道的意味,使得饮茶最终上升为一种茶文化。由于融合儒家和道教精神本土化的佛教禅宗对茶的推崇,“茶禅一味”愈发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佛教促进了茶事的发展,茶事推广了佛教。中国茶文化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从而体现出“大道”的中国精神。天人合一既为中国传统的思想主题,也是儒释道三家共有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而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产生的。“三教”融合于茶饮,形成博大精深的茶道精神。

  唐代“宫中礼仪,茶艺先行”表达了茶的特殊地位。唐代皇室把茶叶用于祭祀、礼佛、赏赐之物,这些举措超越了物质消费的层面,更多的被赋予了文化消费涵义,刺激了茶叶经济,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其它阶层对茶的双重消费。

  (1)唐朝贡茶,盛况空前。贡茶制度的设立,使贡茶品评成为官僚的重要职责之一。主管贡茶的“太守”,每年集会于两省交界的“境会亭”,携带所制贡茶进行评比和采制技术交流,称为“茶宴”。“急程茶”轻骑疾奔送往长安,日程四百里。唐代贡茶属茶之精品,是皇室赏赐的必备之物。宫廷举办清明茶宴,招待四方使节,将茶作为回赠礼物,朝廷与邻邦交流,赐茶给回纥、吐蕃、蒙古等少数民族以示安抚,西藏更是因文成公主西嫁吐蕃,而开藏区喝茶之风。“天子下帘亲考试,官人手里过茶汤”。唐代实行科举制度,会试之际,朝廷送茶至考场以解举子与官员之困顿,茶因此又被称为“麒麟草”。贡茶与赐茶足以反映唐代皇室对茶的重视和推崇。

  (2)茶是唐代文化传播的媒介,茶叶的种植方法和茶俗影响并传播到邻近国家,使茶文化逐渐推广到周边地区。如今的日本茶道、韩国茶礼,均与唐代茶文化的外传有直接的关联。日僧最澄、空海禅师先后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佛学,回国时带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即现在的池上茶园)。日本茶道源于我国唐代的径山文化,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逐渐演变形成“和、敬、清、寂”宗教哲理和严格繁琐程序的文化体系,被誉为“宗教的美学”。

  (3)法门寺历史悠久,有“关中塔庙之祖”的美誉。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金银宫廷御用珍贵茶器数十件,做工讲究,极皇家之华丽。这套茶具为鎏金天马流云纹茶碾、鎏金仙人驭鹤纹银茶罗、鎏金摩羯纹蕾纽银盐台、鎏金银龟茶盒、鎏金“鸿雁欲飞”银笼子、银结条笼子、鎏金人物画坛子、一对银火筋等,分别对应了烘焙、研磨、过筛、烹煮、饮用、贮藏等,用实物讲述了中国茶文化的源流,也是唐宫崇尚富贵豪华的一个重要物证。大唐天子以茶礼佛和以茶敬佛,足见茶在皇室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充分显示出唐代宫廷对佛教的偏爱,也印证了茶文化在佛家寺院的渊源之深厚,揭示了茶与佛教、皇权结合的独特文化现象。唐代宫廷饮茶之风盛行,确立了茶之国饮地位,推动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宫廷茶器,以物质的外在形式折射出唐代茶道所达到的极高境界,它是大唐茶文化兴盛的综合体现,更是大唐宫廷茶道兴隆的集中表现。

  从饮茶品茗中,探寻自然之美、品赏生命之乐、体悟人生之理,茶成为唐代文人雅士艺术欣赏的对象或审美活动的一种载体。

  (1)唐代许多文人雅士都与茶有着不解之缘,他们爱茶咏茶,品茶评水,尽享茶之趣,使品茗成为一种艺术享受。对茶之美、茶之韵感受从而诱发灵感,文思如潮,以茶为内容吟诗作赋,留下许多名词佳句。以茶益思,陶冶性情,对饮茶习俗的认可和推崇,赋予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将日常茶事与审美活动、精神追求、人格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使饮茶品茗具有高妙的审美价值和玄远的生命意味,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流派,对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比如:柳宗元的《竹间自采茶》,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韦应物的《喜园中茶生》,都成为脍炙人口的颂茶之作。

  (2)唐代科举考试以诗为上品,利禄所在,使官僚士人无不攻诗。诗人常流连于山水自然间,吟诗品茗,鉴赏名山、名茶、名泉,寄情于山水,借景抒情,不仅进一步促进了饮茶之风,而且经过文人雅士推波助澜,使茶事活动唯美之至。卢仝的千古绝唱《茶歌》“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得茶、饮茶、感茶”至惊至喜的心情,饮茶过程的体验,随着感觉的升华而不断展示出新的意境。从解渴、破闷到激发创作欲望,释放内心沉重压力到百虑皆忘,飘飘欲仙,从现实到理想,何其愉快。诗中蕴含丰富而炽烈的感情,回旋着激荡昂扬的弦外之音。

  (3)官僚士人与僧侣文人经常举办茶宴,以茶会友。由于茶宴便于“玄谈兼藻思”,且为清雅之举,受到各方面推崇,文人的禅悦风尚与僧人的诗悦风尚在共同的品茗习俗中得到共鸣与升华,官僚、士人、文人、寺僧以茶为媒,构成了三位一体的茶禅、禅诗、诗茶,进一步提升了茶文化的内涵,推动了茶艺的成熟和茶文化的流行。茶风盛,茶文兴,茶人出。唐茶道以“醇和灵秀”的茶风滋养唐代文学,形成多样茶香风格。唐代茶道深深影响了唐代文学艺术和文人艺术气质,使唐代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富艺术氛围的社会。

  唐代出现卖茶水为业的茶馆茶肆,是饮茶之风民间兴起的见证,是民间饮茶之风盛行的标志。茶肆成为大众文化娱乐和休息的场所,怡情会友,享社会之乐。唐朝民间茶事具市井文化特点和乡野茶趣,如“采茶盛会”、“喊山”、“茶会”、“斗茶”等活动,扎根民间形成茶俗文化,在民间发扬光大。唐代茶事民间盛行,“两都并荆、俞间,比屋皆饮,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足以想见其盛况。贩私茶在唐代也一时蔚为盛行,甚至出现贩卖茶叶的局面,间接反映出唐朝饮茶风尚的流行。在唐代饮茶习俗兴盛的过程中,四方力量各自在饮茶消费习俗中不断赋予茶新的文化消费模式和社会意义,相互融合、融为一体,形成中华茶文化独特的现象和多样化,彰显茶文化多姿多彩和兴盛局面。中国茶文化着意于品尝和发挥茶的色香韵味,追求一种融洽宽松的气氛,达到“释躁平矜,怡情悦性”的精神境界,其茶道程序和仪式与科学饮茶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把茶的保健价值、养生价值和欣赏价值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茶是精神和物质文明和谐统一的文化载体。这正是中华茶道兼有健身与养生功能的道理所在,也是中华茶道能够从古到今、从宫廷到民间、从文人到僧侣、从中原到边疆流传不息,并达到空前繁荣的原因。茶从药用逐渐转化为具有特定精神含义的饮用时尚,这个过程不仅反映出大唐王朝的盛世开明之风,也揭示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唐代茶文化兴盛的渊源,并对后世产生了诸多深远的影响。

  作者:李建华 刘丽莉 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林业产业发展中心茶果站陕西省安康市疾控中心

  宋朝建立后,随着太平兴国七年(982)夏州李继捧入朝及其引发的李继迁反宋,夏州政权与宋决裂,夏州李氏逐渐发展为足以抗衡辽、宋的地方政权,揭开了西夏拓跋部与中原王朝交往的新篇章。因为长期与中原往来,拓跋部逐渐从“养?牛、羊、猪以供食,不知稼穑”,过着游牧生活,变成一部分人也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中原的文化、礼仪等也逐渐传播到这里。元昊建立西夏王朝前后,不仅仿照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都城,设置官制,建设军队,参照中原法制制定条令,努力完善国家机器,还招募汉人文士入夏为官,“元昊早蓄奸险,务收豪杰。故我举子不第,贫贱无归,如此数人,自投于彼。元昊或授以将帅,或任之公卿,推诚不疑,倚为谋主”。虽然元昊的初衷在于标榜自己的民族意识,与中原一较短长,但是客观上还是促进了夏汉文化的结合。西夏王室自元昊子谅祚朝起,更是钦慕汉礼、汉仪。西夏学者也积极吸收汉文化,改善自己的文化生活。刊于西夏仁宗乾?二十一年(1190)的夏汉对照词语集《番汉合时掌中珠》曾强调:“今时人者,番汉语言,可以俱备,不学番言则岂和番人之众,不会汉语则岂入汉人之数。”都突出了中华文化的传入对于西夏的积极影响。游牧民族惯于肉食,茶叶涤烦解腻促消化的功能使之成为少数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唐代,茶叶即大量流布于塞外边疆,“穷日昼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唐代饮茶风行,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均习惯饮茶,茶叶贸易也飞速发展起来,大小茶商穿行于全国各地,边境少数民族也通过茶马贸易获取茶叶。茶也较早地传入西夏,深入当地的社会生活。当地百姓“惟茶最为所欲之物”。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盐铁使王明进言:“沿边岁运铜钱五千贯于灵州市马戎人得铜钱,悉销铸为器望罢去,自今以布帛、茶及它物市马。”李德明时,岁赐两万,并继续与宋朝贸易交换茶叶,元昊时年十三岁谏以“茶彩日增,羊马日减,吾国其削”,可见这时西夏国内茶叶消费量已经很大。但元昊继位后与宋朝战争,贸易不行,国内困顿,财用不敷,民众纷纷哀叹“饮无茶,衣帛贵”。1044年夏宋议和之后,宋朝每年赐给西夏茶3万斤。对此欧阳修还曾撰有《论与西贼大斤茶札子》,议论议和时送给西夏的茶叶斤数,称“计元昊境土人民,岁得三十万茶(小斤,即5万大斤),其用已足”,亦可见西夏饮茶之风的盛行。西夏的一大成就就是,他们创设了自己的文字和法律,在流传下来的西夏书籍和典章里,茶文化也见证了汉文化的西入及其影响。西夏人骨勒茂才编撰的《番汉合时掌中珠》记载了当时社会上常见的物品及常用的词语,其中就包括茶臼、茶铫。编辑分类当时社会常用词语而成书的西夏文本《杂字》中则收录了茶臼、茶杵、茶杯等词语,说明西夏社会饮茶已经比较普遍,有专门的饮茶的器具,应该是茶文化盛行的结果。因为西夏不产茶,茶叶又是民众生活日用必需品,因此茶叶在西夏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记载,西夏京师设有茶钱库:十一种一律一案头、二司吏:京师京师踏曲库、卖曲库,纳上杂库,茶钱库,衣服库,皮毛库,铁柄库,绫罗库,杂食库,官黑山踏曲库、卖曲库。与重要的曲库一样,茶钱库也有着专人管理。在西夏国内的赏赐、奖励之中,茶与银、布帛绢绸有着同样的地位,《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卷4《边地巡检门》记载:一大小检人地底未放逸,敌军盗贼入寇者来,监察先知,新接检人以及局分军溜报告之功:查觉一人至十人来,巡检主管绢一段,检人二人共绢一段。查觉十人以上至三十人来,巡检主管绫一块、银一两,巡检人绢一段。查觉三十人以上至七十人来,检主管唐呢一块、银二两、茶绢三,检人银一两、绢一段。查觉七十人以上至一百人来,主管杂锦一块,银三两、茶绢七,检人银三两,茶绢五。查觉一百人以上至五百人来,主管升一官,银三两、杂锦一块、茶绢七,检人银三两、茶绢五。查觉五百人以上至一千人来时,主管升二官,银五两、杂锦一块、茶绢十,检人一块?、银三两、茶绢五。查觉一千以上人。

Copyright © 2012-2024 雷竞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