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电竞品铁观音之乡的茶文化国家博物馆展“凤鸣于溪”
安博电竞福建泉州安溪,置县千年,山水灵秀,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中国乌龙茶之乡,也是世界藤铁工艺之都。澎湃新闻获悉,“凤鸣于溪——安溪历史文化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这是安溪历史文化首次以较大规模、较为系统丰富的展陈在京展示。此次展览将持续3个月,共有160余件(套)展品、100多幅图片集中亮相现场。
本次文化展共分为“溪水流长”“茶韵香悠”“藤姿铁艺”“民俗乡情”四个单元。“溪水流长”单元展出安溪历史影像、文物等资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茶韵香悠” 单元展出多个朝代、各类材质的安溪饮茶器具,介绍安溪最具代表性的六大名茶,并展现安溪铁观音独特的制茶工艺;“藤姿铁艺” 单元甄选安溪藤铁工艺大师的代表作品进行展出,是安溪工艺人精品的一次集体展示;“民俗乡情”单元则展示安溪极具独特的风土人情、丰富虔诚的民间信仰、闽南风格的特色建筑、悠扬婉转的戏曲乡音,传递浓浓的桑梓情深。
安溪地处戴云山脉,西北高、东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安博电竞,雨量充沛,植被良好,养分齐全,特别适宜茶树生长。
据文献记载,安溪产茶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至唐朝末期。唐末,兵部侍郎、翰林学士、著名诗人韩偓避乱入闽,在小溪场见到采茶姑娘边采茶叶、边唱茶歌的情景,留下了“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的诗句。始建于唐末的安溪名刹阆苑岩,历史上以产白茶(指的是茶树的一个品种,与现在的白茶“以制作工艺得名”不同)闻名,至今其岩宇大门还保留着创建之初的一副对联:“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
1957年,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在安溪县蓝田乡福鼎山首次发现野生茶树。之后,又在蓝田乡企山、剑斗镇水头拔山、官桥镇犀山及西坪、福前、祥华等地密林中发现野生古茶树群。其中,1961年在剑斗镇水头拔山发现的最大野生古茶树,树高6.5米,胸径0.58米,树幅3.2米,树龄达1200多年,堪称“千年稀世活化石”。这些野生古茶树的发现,更是安溪茶叶起始于唐代的实证。
明代在安溪植茶制茶日益发展的同时,当下人们所熟知的“乌龙茶”诞生了。关于乌龙茶的起源地,历来有闽南、闽北之争,莫衷一是。但在安溪人看来,乌龙茶的发源地为安溪无疑。乌龙茶采制技艺的出现,是对我国传统制茶工艺的一大革新,意义重大。除了乌龙茶的创制技艺,明代安溪茶农大约在崇祯年间(1628—1644年)发现了“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这在茶叶种植技艺上是一次重大发现。
明末清初,乌龙茶半发酵制作工艺出现,安溪茶人生产出有别于绿茶和红茶的“青茶”。再加之茶叶外销市场的大量需求,安溪制茶业的发展进入繁盛期,并一直延续到同治、光绪年间。雍乾年间,安溪西坪人发现了铁观音茶树,从此开启了安溪茶产业的崭新时代。而后,安溪茶农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名茶铁观音,发明了铁观音制作技艺,又在明代发明的“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基础上,再创造出“茶树长穗扦插繁殖法”安博电竞,这些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茶史上均具有重大的影响。
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形似蜻蜓头,置于手心,沉重似铁,如同观音手掌,故名“铁观音”,素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的美誉。近年来,安溪大力弘扬茶文化,安溪茶业正延续海丝文化的历史情缘,成为一张茶香氤氲的中国文化名片。
此外安博电竞,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李光地行书王安石张良诗》《清水岩志》、民国时期集美学校内迁安溪期间开展考古发掘后辗转收藏在厦门市博物馆的出土文物等富有历史文化意义的诸多展品安博电竞,基于泉州市博物馆《榕村雅集图》卷创作的多媒体动画、散发茶文化魅力的场景装置和茶席、透过现代技术“张口”诵读闽南方言诗的李光地画像等丰富多彩的展陈形式,也将出现在此次展览中。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人文精神之根,代表着乡土文化的认同。此次展览是国家博物馆联手地方为广大观众呈现的又一地域文化展,力图在国家博物馆这一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透过展览让广大观众深度领略安溪的文化底蕴和地域魅力安博电竞。